第(1/3)頁
京師街頭巷尾忽然出現了大量印有文字的紙張。
上面的內容是孔胤植向建奴稱臣資敵信件的全文。
一字不落,一字不差。
錦衣衛雖然在第一時間出動,但他們既不抓人,也不銷毀那些紙張。
只是警告百姓們不信謠不傳謠。
由于錦衣衛沒有實質性的舉動,百姓們便放飛了自我。
紛紛走上街頭添油加醋的傳播。
這封信的內容迅速在京師傳播,并在讀書人中間掀起了巨大波瀾。
信中的衍圣公根本沒有文臣之首的樣子,反而卑微的像個孫子。
這讓衍圣公在讀書人心中的形象一落千丈。
并很快成為了京師百姓的笑柄。
衍圣公孔胤植見輿論對自己越來越不利,于是寫了一封自辯書張貼在大街小巷。
試圖向京師百姓解釋真相。
就在讀書人將信將疑的時候,京師再次發生了百姓包圍衍圣公府的事件。
十月二十一的上午,無數百姓在衍圣公府外聚集。
他們先是僵持了一會,隨后開始破口大罵。
“堂堂衍圣公竟然向建奴卑躬屈膝,是可忍孰不可忍!”
“你們罵的太輕了,孔胤植不是衍圣公是賣國賊,賣大明向建奴求榮!”
“打死賣國賊!”
“狗漢奸不得好死!”
漢奸一詞起源于元朝,胡震首先在《周易衍義》中提出這個詞,意指漢朝的奸臣。
到了明朝末期,朝中大臣在奏疏里稱那些出賣國家的人為漢奸。
《皇明經世文編》中記載了時任兵部尚書兼督貴,云,廣西軍務,賜尚方寶劍,少師,左柱國朱燮元的奏疏。
他在奏疏中稱西南部分土司表面上效忠朝廷,暗地里卻做出了漢奸行為:漢奸揆之,其狡百出...
衍圣公孔胤植躲在府里瑟瑟發抖,根本不敢露面。
“什么?衍圣公府又被圍了?”順天府尹得知這個消息后頓感頭大。
他想了想說道:“還像上次一樣,等快宵禁的時候再去。”
“恐怕不行啊大人,”順天府的差役說道:“這些百姓非常激動,卑職回來的時候已經有人向衍圣公府里扔大糞了,再不制止的話,恐怕有些人會沖進府中殺人放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