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遷都雖然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但福臨還是各種不適應。
他既不適應這里的環境,也對現有的條件非常不滿。
“大清的都城竟然在這窮山惡水之中,太讓朕失望了。”福臨站在城墻上,頭也不回的說道。
多爾袞在旁邊陪笑:“請皇上多擔待一些,等臣反攻沈陽之后就行了。”
“反攻沈陽?”福臨苦笑一聲:“大清現在缺少糧食,先弄來足夠多的糧食讓將士們度過這個春天再說吧。”
“皇上放心,臣已經在做準備了。”
“哦?”福臨轉過身盯著多爾袞的眼睛:“叔父快說說做了哪些準備?”
“臣派人通知了朝鮮,讓朝鮮國王馬上安排人向大清運糧。”
“他們不一定聽從號令吧?”福臨有些無奈。
朝鮮人畏威卻不懷德。
之前能臣服于大清,完全是被八旗兵打怕了。
現在明軍兵臨城下,八旗兵都都自身難保了,更沒空對付朝鮮人。
沒了武力威脅,朝鮮絕不會像之前一樣對大清言聽計從。
“皇上放心,一切都在臣的掌控之中。”多爾袞說道:“朝鮮國王和朝中高官在大清都有質子,不到萬不得已不會撕破臉。”
“萬一呢?”福臨抬起頭。
“就算撕破臉,臣也可以趁著這個冬天發兵朝鮮,再次武力打服他們。”多爾袞回答。
“明軍主力就在沈陽城中,此時出兵朝鮮就不怕明軍趁機來攻嗎?”
“哈哈!”多爾袞大笑一聲:“明軍深入遼東數百里,如果此時離開沈陽繼續東進,后方的義州,廣寧以及開原將會出現兵力空虛的情況。屆時八旗兵只要...”
“叔父!”福臨用十分復雜的目光看向多爾袞:“別斷明軍后路了,之前總想著斷明軍后路,結果損兵折將不說,還被迫丟棄了盛京。”
多爾袞立刻收住笑容,臉上寫滿了尷尬。
之前他想斷明軍后路,結果差點又被明軍包圍。
如果不是吳三桂提前向他泄密,恐怕早已全軍覆沒。
“明軍立足未穩再加上已經入冬,步兵行軍困難,所以臣斷定明軍不敢在這個冬天發起攻勢。就算明軍真的發起了進攻,臣也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消息,并馬上回援。”多爾袞解釋道。
“嗯,”福臨點了下頭說道:“朝鮮的糧食也不富裕,能提供的糧食不會太多,根本不夠咱們度過這個冬天的。”
“皇上放心,臣還有第二個辦法。”多爾袞神秘地笑了笑:“在遷都之前臣就派人跟隨走私的商船去福建了,不出意外的話很快就能帶著裝滿糧食的貨船返回遼東。”
“但愿吧!”福臨松了口氣繼續問道:“明廷那邊最近有什么新消息嗎?”
“有倒是有,”多爾袞撓了下后腦勺:“這件事在明廷內部影響非常大,但是對遼東的明軍來說幾乎沒什么影響。”
“什么事?”
“明廷內部傳出消息說,我朝元年八旗入關劫掠時,衍圣公投降大清,并資助大清數百萬兩銀子。”多爾袞笑著說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