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天降大雪,只能往后推遲數(shù)天。
二月二十五,大軍正式出發(fā)。
三路兵馬相約在三月初十會(huì)攻赫?qǐng)D阿拉。
黃蜚率領(lǐng)南路軍率先出動(dòng)。
他們離開寬甸堡先是往西北方向行進(jìn)。
抵達(dá)蒲石河后轉(zhuǎn)向東北,緊接著又轉(zhuǎn)向西北,沿著牛毛生河行進(jìn)。
寬甸堡與赫?qǐng)D阿拉相距不到四百里,按理說最多只需要十天就能抵達(dá)。
但寬甸堡那條路不好走,所以只能率先出動(dòng)。
黃蜚出發(fā)的當(dāng)天下午,李定國也率部啟程。
他這條路和寬甸堡那條路差不多。
但距離比寬甸堡那條路近了一些。
黃蜚出發(fā)的第二天,王永吉也率部出發(fā)。
三路大軍朝著赫?qǐng)D阿拉緩緩逼近。
“報(bào)!”探馬飛奔進(jìn)城向多爾袞匯報(bào):“啟稟睿親王,明軍兵分三路進(jìn)攻赫?qǐng)D阿拉。”
“哪三路?”多爾袞問。
“北路軍兵馬約有六萬,由王永吉親自率領(lǐng),從沈陽出發(fā)。麾下將領(lǐng)有李憲忠,劉肇基,黃得功,吳三桂,高一功,劉西堯等人!”
“中路軍主將是李定國,所部兵馬約有兩萬,從遼陽出發(fā)。”
“南路軍主將是黃蜚,所部兵馬約有三萬!其中多為步兵,少有騎兵。他們從寬甸堡出發(fā),沿著河流北上。”
“三路明軍相約三月初十合圍赫?qǐng)D阿拉!”
“快,”多爾袞急忙吩咐:“召集八旗諸將以及范先生和洪先生前來議事。”
“還有,”多爾袞剛要補(bǔ)充一句話時(shí)又覺得有些不妥,御史改口道:“算了,就這些人吧。”
在多爾袞的召集下,眾人很快到齊。
把情況簡(jiǎn)單敘述了一遍,眾人皆是沉默。
明軍總兵力十一萬,而他們的兵力只有四萬多。
雙方差距太大了。
他們沒有擊敗明軍的信心。
“兩位先生怎么看?”多爾袞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