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二哥又坑我-《寒門宰相章越道境界》
第(2/3)頁
“師弟雖只有一錢,但今日咱們?nèi)枂枺活D飯也不值幾十個錢啊!”
章越道:“師兄別問了,那齋長分明就是為難我。他說什么就是什么。”
郭林道:“那也要據(jù)理力爭,如何也要一試。快些動身,今日我讓娘給我們備了環(huán)餅,咱們邊走邊吃,如此可省一頓飯功夫。”
所謂環(huán)餅在北方是油炸馓子,但唐朝卻是一塊中央有洞餅,用繩竄起來掛在行囊上。如此宋朝南方還保留著唐朝的稱謂,作為路食的存在。
“好!我去拿竹筒打水!吃那個口干!”
郭林隨口道:“多打些水來,你近來有些火大!”
章越取竹筒一面去缸里打水,一面自言自語道:“師兄怎知我火大?莫非師兄是勾踐嗎?”
二人一早起床,用了一個時辰方才趕至南峰。
二人一到書院即詢問章衡昨日結(jié)錢的事。章衡不耐煩地道:“此事怎來詢我,你們?nèi)枌W錄。”
宋朝國子監(jiān)有設齋長,學錄。
齋長的職位類似于大學輔導員,學錄的職位類似于助教,不過太學的齋長,學錄都由學長擔任。
這一套辦法從何而起,無處考證。
據(jù)說是范仲淹慶歷新政時,改革太學制度取法于胡瑗。胡瑗乃當世名儒,但卻不是官員,然又稱‘白衣而為天下師’。
胡瑗曾先執(zhí)教于蘇州,湖州州學,主張讀書人‘明體達用’,于是他門下學生分為‘經(jīng)義齋’和‘治事齋’,此舉開創(chuàng)了教學分系分科的先河,主張因材施教。
經(jīng)義齋專研經(jīng)義,培養(yǎng)學者型人才。
而治事齋,除了經(jīng)學,還要學習武學,文藝,水利,政事等等,專門培養(yǎng)為官從政人才。
范仲淹變法改革太學,不僅引用胡瑗的蘇湖教法,還讓自己兩個兒子范純佑,范純?nèi)拾莺閹煛?
范仲淹之后,歐陽修喜歡選拔人才于胡瑗門下。當時禮部貢舉,胡瑗弟子十常居其四五。而王安石變法時,也喜用胡瑗弟子為變法骨干。
當時胡瑗名氣大到什么程度?
有人形容‘言談舉止,見之不問可知胡瑗弟子。學者語先生,不問可知是胡瑗’。
至于用學生來管理太學,達到練事的目的,以培養(yǎng)將來治事的人才,也是胡瑗的教學目的。
此舉令章越想到了后世的學生會。大學時提到學生會無人不罵,但罵過之后,若自己將來手掌權(quán)位,會不會比當初罵過的人干得更好?
至于章衡提及的學錄,正是那日章越,郭林面試時另一個學生。
學錄看了二人笑道:“我今日看過你們昨日抄錄了,幾無錯字漏字甚好!”
“多謝學錄贊譽。”
學錄對郭林道:“你抄錄五十七頁,既與先生約定三錢半一頁,如此就是一百九十九半錢。”
說完學錄翻開一本賬本,在郭林的名字寫下一百九十九錢半的字樣,然后道:“三日之后,可以日結(jié),前三日算是押此。爾等可有異議?”
“一切聽學錄吩咐。”
學錄又看向章越道:“我聽聞齋長說,你將兩錢折為一錢抵一頓午飯可有?”
章越道:“確實如此。”
學錄道:“如此一日能有幾個錢?可是虧了。不過也要按規(guī)矩辦事。我觀你昨日抄得一頁多些,你我抵作兩頁計較,就算作七十二錢。”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安县|
汨罗市|
图们市|
邻水|
宁远县|
象山县|
元氏县|
本溪|
梓潼县|
长武县|
阜新市|
楚雄市|
高邑县|
胶州市|
南澳县|
温泉县|
土默特左旗|
定陶县|
大同市|
泰安市|
洛川县|
永昌县|
柞水县|
云龙县|
安化县|
海安县|
涿州市|
栾川县|
沙河市|
哈巴河县|
库车县|
漯河市|
大埔区|
万州区|
太仆寺旗|
蓬安县|
阿勒泰市|
响水县|
法库县|
济南市|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