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學詩-《寒門宰相章越道身份》
第(2/3)頁
王安石進京上疏仁宗皇帝疏后,此疏石沉大海,沒有得到仁宗皇帝的任何回復。
王安石上這萬言書,本是一腔熱血,胸中懷著治國安邦的良謀,只要官家肯采納,他就可以施展方略,并以性命報答官家的知遇之恩。
不過仁宗皇帝的冷淡反應,倒是令有些王安石心如死灰。
在這份疏里王安石認為‘如今天下安危治亂尚可有為,有為之時莫急于今日’,而仁宗皇帝有些貪圖‘逸豫’了。
王安石心灰意冷下,見了李覯讓他代自己推薦這三字詩,自己則打算辭官回鄉養老。
不過這時候宋仁宗卻對王安石委以重任,讓他擔任祠部員外郎,三司度支判官。
三司是宋朝的實權部門,朝廷政務三司能管之大半。
這三司分別是鹽鐵,度支,戶部三司。王安石所在的度支司,有度支使領之,副使一人,判官三人。
職務是掌天下財賦之數,每歲均其有無,制其出入,以計邦國之用。
這個崗位可以讓王安石了解大宋財政的方方面面,學習到許多治國理政的經驗。
但是李覯受王安石之托,卻沒能把三字詩之事稟給國子監,全因他與吳中復不和,導致此事罷了。
李覯也因此甚為可惜。
楊南仲聽李覯說起王安石笑著道:“我雖未識介甫其人,但看這篇文章也知官家斷然是不取的。”
“如何見得?”
楊南仲笑著道:“你可知慶歷二年王介甫本可狀元及第,為何卻取了第四?”
“為何?”
楊南仲道:“我聽我外祖晏公言語,他在殿試文章里寫了一句‘孺子其朋’!此言出自《洛誥》乃周公勸導成王之語,王介甫以周公口吻稱官家為孺子可乎?故而官家將王介甫降為第四!”
李覯道:“還有此事。”
楊南仲道:“如今王介甫再勸官家,亦是如此,重蹈覆轍也!”
李覯道:“難怪,難怪,王介甫當初若非仕途無望,也不會將此詩給我,并再三叮囑。可惜了。”
楊南仲見王介甫,李覯都如此看重此三字詩,也是重新讀了一番。這一番讀來,也覺得讀來朗朗上口,且此句平易近人。
“兼有千字文之文采辭藻,百家姓記誦之美,真是好文,你說是一個神童所文,這樣的神童為何不知他的姓名,若是稟了給了官家,賜個一官半職也是不難啊。”
李覯道:“吾也以為如此。”
而如今這位三字詩的‘作者’章越正一肚子怒火地返回齋舍,將此事告之劉幾。
劉幾亦道:“直講未免太嚴苛了,哪有這番道理。”
“你詩賦雖說一直為否,但經義卻一直為優,如此也不到開革。”
太學之中,因胡瑗提倡經術,故而進士齋三日考詩賦,八日考經義。
平日私試考核,以詩賦,經義為優平為學生打分。
如果詩賦經義具優則為上,一優一平為中,具平及一優一否為下。
若是一平一否三次,或者兩否一次,則發還原籍。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洪市|
浦东新区|
上高县|
始兴县|
巫山县|
佛冈县|
井冈山市|
道真|
开远市|
柏乡县|
华阴市|
如东县|
筠连县|
包头市|
安岳县|
增城市|
昭觉县|
双辽市|
比如县|
海门市|
重庆市|
中方县|
齐齐哈尔市|
美姑县|
奉节县|
扶风县|
应城市|
丹寨县|
新竹市|
云林县|
武乡县|
武强县|
清河县|
广汉市|
简阳市|
汶上县|
牙克石市|
额济纳旗|
麟游县|
邳州市|
凯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