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胡學正皺眉道:“國子監會許么?” 孫助教笑道:“別忘了,朝廷傳聞蔡漕試要入朝出任翰林學士,難道國子監還會不給咱們福建路這些軍州一些顏面么?” 胡學正點了點頭了:“那么此番公試……” “你把卓毅者報來,其余再等李學正定奪。” 等待公試放榜這幾日,章越一直于縣學內,每日讀書習字,有時也往家中食鋪幫手。 章記食鋪近來的生意一直很好,即便沒有酒水這一進項,又是寒冬之時,也有很多百姓來食鋪吃飯。 至于章越當初借彭經義的兩百貫錢也是早已還清。 一切都很順利,就是等候著放榜之事,章越之前有聽說福建路轉運使蔡襄要來,而學正正好卡在這時候放榜,其中是否有什么關聯。 這時候瓜田李下,章越也不好去見胡學正,但消息一直有陸續傳來。 如這一次朝廷有了令諭,在諸科外,另設明經科。 從這一次解試,省試起諸科加試大義十道。而明經科就是原先的諸科。 故而州學在推薦入國子監學生的考量,既是章句出眾,也有訓詁突出的。 十幾個越齋的學生正在齋舍討論此事。 聽到此郭林則煩憂道:“我的大義向來不好,這些年我大多功夫還是在帖經墨義上,至于章句之學無從旁采,師弟你如何?” 章越道:“此番公試,就算再緊,我也將每場十道大義都寫了,不過縣學里將大義空著人也不占少數。” 原因很簡單,以往大義都類似于拔高題。 你通十道帖經與通十道大義得分無二,而寫一道帖經只要兩三個字,但寫一道大義卻要好幾百個字。范仲淹變法失敗后,大義一度不考,如今才是被人拾起,也難怪無人重視。 見郭林如此,章越安慰道:“朝廷設明經科后,對于我等經生而言出路又多了一條明經,好處還是不小。” 一旁其他同寢的士子也是笑道:“不錯,郭林平日在縣學里你也拔優,這一次又是報了五經的三十余人之一,你若考得第一,也可被推至州里。” “按照縣學以往的慣例,也可免去三年齋用錢了。” 縣學的慣例是公試出類拔萃者,第三等免去一年齋用錢。 第二等是推薦至州里后,可免去三年齋用錢。 第一等則是州里認為合格后,可以薦至國子監赴試,無論是南京還是汴京的國子監,都可以給一筆路費以及安家費。 但只要報至州里,無論能不能進國子監三年齋用錢即可免了。 郭林搖了搖頭道:“以往縣學私試,我向來都是在五名至十名之間,如今怎能被薦至州里?” 章越都:“師兄,以往你在五名至十名之間,是因你大義答得不好,如今設了明經科,不考大義,豈非有了機會?” 郭林苦笑道:“但愿如此吧!” 一人又道:“縣學今遭也是奇怪了,為何遲遲不放榜了,以往公試遲個三五日即出了就是。” 幾人正在聊天,這時候就見齋長已大步走來道:“三郎,郭兄,學正讓我告知你們,明日一起去見他。” 章越,郭林都是問道:“不知何事?” 齋長笑道:“當然是好事。你們的卷子已被州學的孫助教取走了,學正讓你們回去寫三篇策論,再收拾一番,等年后即前往州學一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