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是為了融資前,把公司商業能力的招牌打出去。
反正這十個億的訂單,虧是虧不了,這方面他還是看得明白的。
“你放心,你們運營部門的獎金按照最后宣傳效果來發,不要求這個訂單的實際盈利。”
讓卓總監走之前,江皓是專門囑咐了一句。
一旦把獎金和訂單盈利掛鉤,就很難將海鯨的真正宣傳潛力發揮出來。
隨著江皓對公司一系列宣傳方案文件的簽字。
海鯨科技這個大機器是立刻驚人運轉起來。
原本年初幾百人規模的企業,到了年底這會兒員工人數已經超3400人。
整個4-13層的辦公樓已完全投入使用。
三千多人的企業規模,已經是江皓創業以來,管理過最多的一次。
并且之前還是他學長胡森作為CEO主要參與管理。
這一次的海鯨,由于遲遲未找到合適的CEO,最后是江皓自己接手的公司管理。
千人規模的企業跟三千人規模的企業管理,又有很多的不同。
最重要的就是基本的公司規章制度一定得完善。
一旦有漏洞,那么多的員工,總有鉆空子的。
完全靠人管理已經很難,硬性規章要求規范才是底線。
同時他自己對于公司的管理,其實只管得到目前不到十位的高管。
再多的人他接觸不過來,雖然知道公司架構體系層級越多越容易造成問題,但最終還是分了4層的架構。
好在如今公司大部分主要業務已經改為了業務線管理,在大體上又漸漸走向了三層的管理架構。
能直接通過業務線負責人,找到某塊細業務基本負責的個人或者團隊。
也還好江皓不關注平時員工摸魚與否,只根據最后的業務結果評判,也使得他自己在公司沒有那么的忙碌。
……
“家人們,對這款產品感興趣的用戶,可以點擊小黃車的收藏鏈接,淘寶雙十二期間跨店優惠券能夠以超低價購買!”
“今天這個視頻的拍攝,主要感謝我們海鯨以及淘寶平臺,12月12日,淘寶平臺啟動雙十二特惠活動……”
不管是短視頻的中途口播,又或者是直播帶貨后的切片視頻。
鋪天蓋地的關于淘寶的宣傳在海鯨平臺涌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