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內心不由的想到了最早選擇來OFO的時刻。
放棄了江總海鯨的三千萬年薪,到了這個嶄新的充滿未來的OFO公司。
開始他是干勁十足,雖然OFO平臺沒法跟騰訊比,但潛力巨大有上市的機會。
且受到資本的熱捧也不比騰訊差哪兒去。
只不過真等他完全接手公司的財務后,事情就有些出乎了他的預料。
他有想過OFO的財務狀況不會好,起碼不可能跟騰訊一樣,那么正規的報表,且有各種完善的流程托底。
但也沒想到會這么差!
所有的高管都人手一輛特斯拉MOdel X,這買的時間點甚至比高煒還早一些。
走的全是公司的賬,100多萬一輛,一共十幾輛。
這還不止,作為創始人戴總個人的跑車,房產,以及各類大額消費全都由公司承擔。
也難怪得外聘財務官,不然這公司融到的資金很大一部分得被這個創始團隊的高管花完。
戚杰其實最開始就有過后悔,但到底是已經從騰訊離職還拒絕了江皓的邀請。
只能一條道走到黑,就目前公司的這些數據,別說想上市了,就是稅務局稽查都不過了關。
在戴總的暗示下,假賬肯定是免不了的。
這年頭除了實力雄厚的巨型集團公司外,也沒多少公司沒有假賬的,戚杰對此倒是沒太大的心理負擔。
并且在戴總的鼓舞下,也加入了高管團的奢靡,給自己一系列的花銷。
當然作為財務總監,終歸還是要做些事,對于一些高管實在看不過去的花銷統統給拒絕了。
這強硬的做派,自然是讓戴總對戚杰的信任增加。
畢竟高管團隊的一些過分消費,他其實也看不過眼。
只不過他自己有時候也收不住手,再加上是創始團隊一起過來的苦兄弟們,他也不好開這個口。
戴總的創業團隊其實跟初創團隊差不多,就是第一批創業創始人。
跟江皓最早創業的心態是完全一致的。
本身由于公司沒上市,公司的估值都是虛的,他個人在沒上市前一分拿不到。
眼光上完全不拘泥,哪家資本愿意給錢,他就愿意讓出股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