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路修好,更不怕商人們逃稅,在各個驛站開具完善的結稅票據,于沿途關卡出具,方能暢通無阻。 有了統一的,明確的稅收,有了官府開出的結稅票據,商人們也不怕地方上的官吏盤剝。 就算現在不收商稅,那些商人們過路的錢,也沒少到哪里去。朝廷收了稅,自然會給他們做主。 長遠來看,這是一件好事。包括朱允熥有點借鑒后世高速路的意思,也對國家財政有好處的。 “其實,皇太孫所說之事,古已有之!”翰林學士中書舍人劉三吾開口道,“無非就是設卡厘金,此事并非是暴政,施用得當” “你不用幫著你學生說話!”朱元璋開口道,“你說這些咱都懂,當年天下未定的時候,咱也在江南這么干過,可現在畢竟是天下一統,養民之時。” “路,是人走的。走的人,可不只是商人,百姓上路要不要收錢?不收錢不給走?滑天下之大稽!再說,中樞的好經,到了地方全給你念歪了。到時候地方的官吏,見著錢路了,上下其手,受害的還是百姓!” 老爺子執拗的可愛,總是認死理。但其實,他說的也有幾分道理。 “那不如這樣,地方官府修路,調集民夫,服徭役之人,可免除一定的賦稅。”朱允熥再次開口說道,“百姓不用交錢糧,用工抵,百姓大概也是愿意的!” “這是好辦法!”朱元璋想想,“不過,事要一點一點的辦。先選幾個路不好的府縣試行,讓官府貼出告示,傳達給百姓。記住,一定要百姓自愿,千萬不能隨意征調民夫,濫用民力。” “臣等領旨!”戶部,工部等尚書附身領命。 隨后,朝會又進行了許久,兵部奏報年關對于九邊將士的賞賜,各鎮的戰馬,鎧甲,兵器更換儲備。這些都是要錢的事,聽得人腦袋疼。 他們爺倆和一群臣子,一連說了幾個時辰,小朝會才散去。 臣子們走了,老爺子在龍椅上揉揉太陽穴,看看朱允熥,“累不累!” 朱允熥笑道,“還行!” “還行就是累!坐在這幾個時辰,是人就累!”朱元璋說道,“但是治理國家,不累點怎么行呢?” 說著,老爺子走到書案邊,丟過來一本奏折,“你看看這個!” 見老爺子表情肅穆,似乎是有大事。 朱允熥打開一看,瞳孔豁然緊縮。 “燕王朱棣,為遼東百年大計,奏請圣上,準許招募遼東胡人部族,充實邊軍,為大明所用。” “朱棣這是要借著招募胡人的由子,擴充自己的實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