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甚至當年王家外放平州,都可能是為了藏那個模樣酷似二老爺的孩子,只要那孩子還在京都,就有暴露的風險,難怪大夫人要偷換顧家給她的陪嫁字畫送去平州了,王家為了大夫人的一己私欲,犧牲太多,需要彌補。 老夫人去平州不現實,但可以把王家弄進京啊。 朝廷外放的官員每三年需進京述職,皇上會根據吏部的考核,決定外放的官員接下來三年在哪兒,是留京還是換個地方當官,亦或者留在原地。 王家在平州快六年了,也該挪個地方了,以蕭承易的權勢,讓皇上把王大老爺調回京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 王大老爺回京了,沒道理王家其他人還繼續待在平州,尤其這孩子在京都,母子連心,估計王大太太已經歸心似箭。 蘇月和蕭承易提這事,蕭承易道,“我已經讓人著手辦這事了,這兩日應該就會有結果。” 蕭承易和蘇月一樣,篤定王家是不敢讓那孩子回京的,所以多做了一手防備,沒想到事情既在他們意料之中,又出乎他們的意料。 看著那滿花園撒歡的“六少爺”,蘇月有些擔心老夫人知道這一切,能不能承受得住這樣的打擊,本來老夫人和她爹關系就很差了,逼著她爹娶回來的大夫人不甘寂寞在她眼皮子底下和她另外一個兒子勾搭成奸,蘇月擔心老夫人會被活活氣死。 蘇月就不明白了,老夫人為什么當年一定要逼她爹娶大夫人呢,侄兒莫若母,別人不知道她爹的脾氣,老夫人還能不知道嗎? 蘇月陪蕭承易在花園逛了會兒,又去挽月苑轉了轉,就回春暉院了。 回去的時候,老夫人正在禮佛,蘇月便沒打擾老夫人,讓丫鬟把王媽媽叫了出來。 王媽媽是老夫人的心腹,老夫人的事,王媽媽知道的最清楚,問她準沒錯。 蘇月在涼亭等王媽媽,王媽媽走進去道,“再有一刻鐘,老夫人就念完佛經了。” 蘇月道,“祖母身子骨還沒好全,每日都念佛經嗎?” 王媽媽道,“奴婢也勸老夫人以身子骨為重,少念幾天佛經菩薩不會怪罪,但自打侯爺護送北涼公主離京后,老夫人就一直心緒不寧,只有念佛經才能安心,奴婢實在勸不住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