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三順與吳氏花了兩天時間,終于將兩大背簍的木患子剝好。 接著就是打磨珠子,之后去木匠家借來一個細(xì)木鉆,給半盆木患子鉆了眼兒。 到了第五天,吳氏穿好二十四串佛珠串,天不亮抱著長安與丈夫去趕廟會。 錢嫂子與丈夫宋老六也帶著孩子同去,因為兒子狗蛋病情大好,他們要去大廟還個愿。 今兒兩家破天荒雇了一輛牛車,由宋老六趕車,三大人三孩子坐在牛車上,慢慢往鐵牛鎮(zhèn)趕去。 吳氏身上披著一床被子,懷里抱著沒怎么睡醒的長安,與錢嫂子說著閑話。 狗蛋與巧兒兩個也裹在被子里,睜著朦朧睡眼四下打量。 宋三順則坐在妻子身邊,默默望著漫天星光,與清冷的半月。 昨兒親爹又讓他去挑水劈柴,還讓他將菜園地給翻一遍。 做活計他不怕,就是忍不下這口氣。 自己累死累活的翻地,宋繼祖就像財主老爺似地背著手說這說那,還說他干活敷衍了事,故意糊弄人。 親爹竟也信了,跑過來罵他一通,還讓他重新再翻一遍。 宋三順一想起這事就生氣,他甚至生出搬離村子的想法。 若是離他們遠(yuǎn)些,自己也不用日日受這窩囊氣了。 搬離的想法一旦產(chǎn)生,就如燎原之火,一發(fā)不可收拾。 可要搬去哪里呢? 要不,就搬到自家那兩畝地旁邊? 那地方離村子有二里地,想必親爹不會跑那么遠(yuǎn)找他挑水劈柴了吧? 宋三順盤算著心思,不知不覺間,天漸漸發(fā)亮。 田野里的薄霧如絲如縷,襯得遠(yuǎn)處山巒樹木似仙境一般。 隨著太陽升起,薄霧漸漸散去,遠(yuǎn)處村落的炊煙也裊裊顯現(xiàn)。 牛車走了二十來里,終于來到鐵牛鎮(zhèn)。 此鎮(zhèn)是交通要塞,有不少駐軍鎮(zhèn)守,周圍人們與軍鎮(zhèn)人做買賣,有的在此定居,年月一久,漸漸形成一個大集市。 長安幾人到達(dá)鎮(zhèn)子時,已快近晌午,但仍有不少鄉(xiāng)民擺攤做買賣。 宋老六將牛車停在通往寺廟的路邊,對三順道:“你們就在此擺攤吧,我們帶孩子去寺廟上個香就回來。” 宋三順點頭:“行,我正好要將牛牽去那邊飲個水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