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王兄? 這個稱呼,讓監考老師愣了一下,但緊接著他看到的是幾句文言文。 開頭是古人寫信常用的古語—— “暌違日久,未悉近況,拳念殊殷……” 監考老師本就教的也是語文,一眼便能夠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翻譯成白話便是—— “和你分開許久,也很久沒有收到你的消息了,我思念你的心情也愈加殷切。” 監考老師又大吃一驚。 此刻他還豈能不知道標題“致王兄”三個字代表著什么? 這個考生,竟然是在以永寧公主項瀾的口吻,給燕王鶴迦寫了一封信。 這何嘗不是一種交流? 十分點題,但一般考生卻很難想到這個切入點。 這是高考考場,監考老師自然不可能多看,驚鴻一瞥之后,便離開了,但他暗暗心驚不已。 畢竟,后人終歸不是永寧公主本人,所了解的一切都是從歷史書上得來的。 史書終歸有史官以及后世史學家自己的看法,或許能夠還原歷史的真相,但絕對無法揣摩當時那些人的心情。 倘若考生與閱卷老師在某個觀點上有所分歧,也有可能會失分。 監考老師知道,大多考生都會準備一些作文模板、通用素材,等到了考場上便可以信手拈來,用到作文里。 可在高考考場現場寫這么一篇文言文,只能是即興發揮。 那得需要多少知識儲備,才能夠寫出來? 只是,文言文的難度很高,若是有一個詞用錯,都會造成整句話的意思發生改變。 這個女孩……當真寫了一篇完整的文言文? 這可是高考啊! 沒有足夠的把握,又怎么會做這種風險極大的事情? 不論是真是假,監考老師都有些迫不及待想知道會不會出現一篇滿分作文。 然而,監考老師并不知道的是,這不僅僅是一篇永寧公主寫給燕王的信,時間點更是在永寧公主故去后。 這是個很巧妙的時間點。 所以,夜挽瀾才會以“暌違……”這十二個字開頭。 因為前世她還在世的時候,鶴迦就算再忙,也會每周定時給她寫信,每半年定時回鳳元看她。 她也會時不時地去燕城陪伴鶴迦。 但她死后,據花映月說,鶴迦只回了鳳元一次,此后一直在燕城駐守,再未還朝。 這封信的確是真情流露,也是她回應她在歷史回溯中所看到鶴迦寫給她的那封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