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這里面還有個有趣的細節,當年朱元璋制定這套車制的時候,其實是想超越前朝的。你們知道嗎?宋朝皇帝只有三輅,元朝蒙古人根本不講究這些,但朱元璋偏偏要弄出五種來,就是要顯示明朝的正統性和威嚴。” “其中木輅,采用黑漆木質車廂,配備六匹駕馬,兩匹服馬、四匹驂馬,造型為圓蓋方軫,車廂內部設有寶座和垂簾。”陳陽停頓了一下,似乎在回憶什么,“但是啊,這木輅可不是隨便什么木頭都能用的。” “必須是千年以上的金絲楠木,而且還得是皇家專用的那種,木紋要順,不能有一絲瑕疵。光是挑選木料,就得花上三年時間。” “更有意思的是,這六匹馬也大有講究。”陳陽的聲音帶著一種說書人的韻味,“服馬必須是純黑色的汗血寶馬,驂馬則要求毛色統一,性情溫順但又威武雄壯。” 為了訓練這些馬匹,宮里專門設有御馬監,一匹馬從小馬駒開始訓練,至少要三年才能上崗。而圓蓋方軫的設計,更是暗含玄機。圓蓋象征天圓,方軫象征地方,這就是古人說的'天圓地方'的宇宙觀。皇帝坐在里面,就是天地的中心,萬物的主宰。 “車廂內部的寶座,那可不是普通的椅子。”陳陽輕輕換了一口氣,“寶座是用整塊的紫檀木雕刻而成,上面鑲嵌著九十九顆夜明珠,寓意九九歸一。” “而那些垂簾,都是用蜀錦織成,每一條簾子上都繡著龍紋,一共九條龍,象征九五之尊。” “木輅是帝王狩獵、日常巡游、祭祀等儀式的配套車輿,通常與玉輅、金輅等組合使用形成出行隊伍。親王及世子在特定場合也可使用。”陳陽的聲音變得更加嚴肅,用手輕輕點了點照片。 “但是這里有個規矩,親王用的木輅,馬匹數量要減半,只能用三匹,而且輅頂珠的規格也要降一級。這就是等級制度,差一級就是天壤之別。” “你們想想看,當年朱棣靖難之役成功后,第一件事就是重新制作車輅。”陳陽眼中閃過一絲興奮,“他不僅要用最好的材料,還要在原有基礎上增加裝飾。” “據說永樂年間的木輅,比洪武年間的要豪華三倍不止。” “而且啊,這木輅還有個秘密功能。”陳陽壓低聲音,仿佛在透露什么機密,“車廂底部有個暗格,里面可以藏東西。有傳說朱元璋在里面藏過一把匕首,以防萬一。不過這個傳說的真假就難說了。” 說著,陳陽抬頭看看大家,微微一笑,臉上帶著一種得意的神情,“而輅頂珠,就是木輅車上最頂上的珠子。” “雖說這玩意就是個裝飾,但卻代表了身份,因為除了皇帝和親王、世子,沒人能用!” “不過呢,這輅頂珠還有個更深層的含義,它代表著'珠聯璧合',象征著皇權的完整和統一。而且這珠子的制作工藝,那可是宮廷獨有的秘技,外面根本學不來。” “光是那個可以轉動的設計,就需要用到失傳已久的'活榫技術',現在的工匠早就不會了。所以說,這玩意根本沒有什么實際用處,但確實身份的象征,因為除了皇帝和親王、世子,別人根本就沒有資格用!” 經過陳陽這么一說,在場的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這個看起來奇形怪狀的東西竟然是皇帝車頂上的裝飾珠子,難怪他們之前怎么猜都猜不出用途來。 陳陽說完之后,就連老劉、馬三和劉強也都不約而同地抬頭看了看陳陽,眼神中多了幾分敬佩,心里暗自感嘆不愧是國家鑒定委員,這樣冷門的古董知識都能信手拈來,這玩意他們幾個人在手里把玩了這么長時間,愣是沒一個人知道它的真正用途。 與此同時,陳陽的視線也若有所思地掃過馬三和劉強兩人,心中暗自盤算著一個更加驚人的推斷——他有一句關鍵的話并沒有當眾說出來,那就是這件輅頂珠同樣是明代皇室的陪葬品,按照明朝的禮制,這種級別的物件只有在皇室成員下葬時才會被放入陵墓之中。 這件珍貴文物能夠出現在這個地下交易現場,再結合之前他們拿出來的那些鎮墓木人俑、熏香爐等同樣規格的明代陪葬品,所有的線索都指向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論——眼前這幾個人絕不是什么小打小鬧的文物販子,他們背后肯定有一個龐大的盜墓集團,而且這個集團至少已經成功盜掘了兩座明代親王級別的大型陵墓!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