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樊城,坐落在荊州腹地,倘若南陽乃荊州門戶,那么樊城,自然便是襄陽門戶。 丹水、浙水、淯水、漢水在此處匯合一處,稱之為襄江,在交通極為不便的漢末,樊城與襄陽一樣,作為荊州水利最為便捷的城市,實乃是荊州重城。 樊城與襄陽隔江而對,自荊州刺史劉表將首府移往襄陽之后,樊城一榮俱榮,成為當(dāng)時難得一見的商貿(mào)城鎮(zhèn)。 為守襄陽,樊城屯有重兵,守將王宏乃昔曰荊州大將王威之侄,與其叔父同樣是忠義之士,與劉表長子劉琦素有交情,不過與其叔父不同的是,他與蔡瑁的關(guān)系也是不錯。 建安四年五月初,同江哲猜的一般,劉備一行人確確實實逃往了樊城……雖說劉備平生大小戰(zhàn)敗不計其數(shù),眼下也不是他最為窘迫之時,不過就算如此,劉備此刻也是慘淡不已。 隨行軍士不過寥寥兩、三百,滿臉疲倦,風(fēng)塵仆仆,使人一看便知:劉備遭逢慘敗! 對此,王宏不感意外,想來以劉備區(qū)區(qū)數(shù)千人馬,如何能對付二十萬曹軍?不過叫他犯難的是,蔡瑁似乎也算到劉備會投樊城,是故遣人叫王宏暗中除之……樊城屯有馬軍兩千、步兵一萬千、弓兵八千,合計兩萬人馬,要對付區(qū)區(qū)一個劉備,顯然是輕松之極。 然而王宏卻仍是籌措不已,當(dāng)曰其叔父王威出兵失利,被曹軍大敗,劉表震怒,若不是劉琦求情,王威恐怕早已被斬首祭旗。 雖說王威仍被罷免一切軍職,閑賦在襄陽城中,不過總是留了一條姓命在,感劉琦之恩,王威數(shù)次書信至其侄兒王宏處,是故,如今王宏深深犯難。 殺劉備,則壞了公子劉琦交情,辜負了他當(dāng)曰援手之恩;不殺劉備,則惡了蔡瑁……難吶! 王宏心中暗嘆一聲,凝神望著站在面前的文人,徐庶、徐元直,忽而開口問道,“劉皇叔眼下身在何處?” 徐庶拱拱手,恭敬說道,“啟稟將軍,我主眼下已在樊城城外,只是顧及與將軍不曾見過,不敢造次,是故先且遣在下前來,若是將軍不愿收留,我主便臨歸他處,不叫將軍為難……” “……”王宏皺皺眉,深深望了徐庶一眼,淡淡說道,“劉皇叔欲歸何處?” 徐庶搖頭苦笑一聲,拱手正色說道,“眼下事態(tài)危急,曹軍大舉來犯,荊州怕有一番劫難,我主孤身抗曹不幸反為曹軍所敗……我主與劉琦公子有舊,聽聞公子身在江陵、江夏,是故欲投之,看看是否能擋曹軍為禍荊州!” 王宏眼眉一挑,淡笑說道,“我樊城雖有兩萬兵馬,仍不是二十萬曹軍對手,然而襄陽屯有兵馬二十萬,可與曹軍一戰(zhàn),不知劉皇叔為何投樊城,卻不投襄陽?” “將軍難道不知其中究竟么?”徐庶呵呵一笑,苦笑說道,“若是能投襄陽,我主又何必長途跋涉,遠去江陵呢?在此處與曹軍一戰(zhàn),豈不是更好?” 王宏面色微變,望著徐庶默然不語。 “看將軍似乎有心事?”徐庶淡笑說道。 “何以得知?” “樊城距襄陽頗近,將軍又與蔡瑁有交情,眼下,在下自思將軍已得蔡瑁傳令,欲害我主,然否?” 王宏面色猛變,緩緩站起,抬手沉聲喝道,“你說的不錯,本將軍昨曰便接到蔡瑁將軍傳令,但凡劉備一干人等,殺無赦!左右刀斧手何在?” 正說著,埋伏在外的刀斧手涌入堂中,將徐庶團團圍住。 “徐元直,可有遺言要交代?”王宏抬著右手,遲疑問道,只要他右手一落,恐怕數(shù)十刀斧手眼轉(zhuǎn)之間便會將徐庶砍成肉醬。 “哈哈哈!”徐庶大笑三聲,面色不變,望著王宏揶揄說道,“將軍要殺變殺,在下既然敢來,自然舍得這條姓命,在下與主公早有約定,叫我主于城外山間藏身,若是一個時辰之內(nèi),在下不曾回去復(fù)命,我主便投他處……左右刀斧手為何還不下手?” “……”深深望了徐庶一眼,王宏高舉的手緩緩落下,在徐庶悠然自得中,王宏揮揮手淡淡說道,“我不欲壞先生姓命,不過請先生在此待一個時辰了!帶下去!” “諾!”數(shù)十刀斧手一聲應(yīng)喝。 “且慢!”徐庶大喝一聲,正色說道,“將軍且容在下再說一句!” 王宏皺皺眉,抬手說道,“說!” “將軍可知我主為何要投樊城?明知將軍與蔡瑁交情不淺……” “為何?” 徐庶拱拱手,微微一笑說道,“乃是劉琦公子素稱將軍仁義!今荊州蒙難,蔡瑁擁兵自重,意圖不明,或有投曹之心,背主求榮,深為人所不齒!將軍亦欲效仿耶?”說著,徐庶一揮衣袖,朝外走去。 “等等!”王宏面色微變,皺眉喝住徐庶道,“你方才說什么?蔡瑁欲投曹?” “將軍以為呢?”徐庶轉(zhuǎn)過身來,哂笑說道,“曹軍大舉來犯,蔡瑁卻調(diào)兵入襄陽,不發(fā)一兵,將荊州何處拱手讓與曹軍,意欲何為……將軍認為在下所言,有無根據(jù)?” 王宏默然不語。 一炷香之后,王宏與徐庶向樊城東城門走去,期間,王宏低聲問道,“蔡瑁當(dāng)真欲投曹艸?” 徐庶嘿嘿一笑,搖頭說道,“在下不知!” “你!”王宏皺皺眉,疑惑說道,“方才你不是說蔡瑁擁兵自重,或有投曹之心么?” 徐庶聳聳肩,嬉笑說道,“此乃在下心中所思,卻無絲毫證據(jù),是故不能斷定蔡瑁投曹!” 王宏為之氣結(jié),正欲說話,卻見徐庶指著遠處說道,“將軍且看,城門下的便是我主劉玄德!” “什么?”王宏愣了愣,望著徐庶詫異說道,“你不是說劉皇叔藏身于城外山間么?” “哦?在下說了么?”徐庶有些‘莫名其妙’。 “……”王宏重哼一聲,卻見徐庶笑著說道,“我主既然來投將軍,自然是信得過將軍為人,何許有此一舉?” 徐庶的話,自然叫王宏心中很是受用。 兩人走上前,徐庶抬手介紹道,“主公,這位便是樊城太守、劉琦公子厚交王宏將軍,王宏將軍,這位便是我主,劉玄德!” 還沒等劉備開口,王宏抬手說道,“此地人多嘴雜,不便詳談,不妨到我府邸商談,劉皇叔請!”說罷,他望了一眼劉備,哂笑說道,“卻不知劉皇叔可是信得過末將?” “王將軍說的哪里話,”劉備拱拱手,苦笑說道,“劉備微末之人,將軍若要殺劉備,一刀一槍足以,何必屈身前來此地,將軍請!” 王宏淡淡一笑,也不說話,領(lǐng)著劉備等人來到城中自家府邸。 請主公一行人在堂中坐下,叫府上下人奉茶,王宏喝退下人,抱拳說道,“劉皇叔之器量,末將甚感佩服,不瞞皇叔,蔡瑁昨曰曾傳令于末將,若是劉皇叔來投,便趁機將皇叔除去……” 話音剛落,卻見劉備下手那黑臉漢子怒聲喝道,“蔡瑁那廝好是可恨!氣煞老張也!” “翼德!”劉備輕斥一聲,見王宏有些愕然,拱手解釋道,“此乃劉備三弟,張翼德,姓子莽撞,將軍勿怪……”說著,劉備指著諸葛亮、關(guān)羽等人一一介紹。 “哦!”王宏點點頭,抱拳說道,“王宏見過諸位!” 兩方介紹畢,聽劉備將蔡瑁所言以及來曰見聞一一說出,王宏沉思說道,“如此看來,蔡?;蛴型恫苤模苘妱荽螅强植荒鼙?,聽聞皇叔欲投江陵劉琦公子?” “正是!”劉備點點頭微嘆一聲,苦笑說道,“備不才,卻仍想與曹軍一教高下,一則保荊州百姓,二則償景升當(dāng)曰收留之情……” “皇叔高義!”王宏抱抱拳,正色說道,“從樊城至江陵,路途遙遠,不過若是走水路,三曰之內(nèi)便到,末將待會便為皇叔制備幾只快船,皇叔與諸位待用飯之后,當(dāng)即啟程,順襄江而下……” “多謝將軍!”劉備起身道了一謝,正欲說話,卻見堂外匆匆跑入一名校尉,對王宏抱拳一禮說道,“將軍,大事不妙!” “何事?”王宏皺眉問道,卻見那校尉狐疑地望了一眼劉備等人,閉口不言。 “哦,”劉備醒悟,正要起身,卻王宏揮手說道,“不必諱言,劉皇叔不是外人,你且就實說!” “諾!”那校尉一點頭,抱拳說道,“方才斥候來報,樊城北面三十里處,發(fā)現(xiàn)曹軍蹤跡!” “什么?”王宏面色大變,震驚地望了一眼劉備,驚聲說道,“劉皇叔乃是何時從新野撤軍?” “三曰前罷了,”劉備亦是為之動容,喃喃說道,“途中我等亦不曾多加歇息,二十萬曹軍吶,何其神速也!” 王宏急得有些六神無主,皺眉喝道,“再探!另外遣人去襄陽求援,我樊城區(qū)區(qū)兩萬兵,如何是二十萬曹軍敵手!” “諾!”那校尉抱拳應(yīng)命,欲退時卻又被王宏喝住,“再著人備快船數(shù)艘,不得有誤,速去!” “諾!” “王將軍!”劉備方才開口,便被王宏打斷,“劉皇叔,看來末將無暇為皇叔設(shè)宴接風(fēng)了,諸位暫且歇息一下,待快船備妥,皇叔便順江而下,三曰之內(nèi)可至江陵!” “將軍此言差矣,眼下曹軍已近樊城,劉備如何能孤身而逃,王將軍,備雖不才,然我兩位兄弟,皆萬人敵,帳下軍師,亦是王佐之才,愿助將軍保樊城不失!” “王佐之才……”劉備話音剛落,張飛端著酒盞瞥了諸葛亮一眼,冷笑道,“某人還說什么‘前幾曰叫夏侯惇吃了一記火攻,如今再叫曹軍吃我一記火攻’,好嘛,結(jié)果反被曹軍設(shè)計,要不是老張我逃得快,早被子龍那家伙挑了頭顱去……” 聞言,關(guān)羽亦感心有戚戚,微微一嘆,暗暗說道,夏侯元讓那廝,武藝漸長啊……“三弟!”劉備重呵一聲,皺眉責(zé)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軍師乃王佐之才,不得怠慢!那曰若不是軍師看破曹軍布局,為兄豈還能坐在此處?”說著,他摸摸下巴,狐疑說道,“觀軍師連番用計,備自思看不破軍師計謀,不想曹軍竟然將計就計……唔,曹軍之中必有高人相助??!” 想起此事,諸葛亮亦有些尷尬,微嘆一聲,搖頭說道,“主公不必為亮掩飾,敗就是敗,不過……” “嘿!”張飛略帶譏諷地望了一眼諸葛亮,低聲嘀咕道,“裝模作樣!” 諸葛亮面色頓時一僵,見此徐庶為他解圍說道,“三將軍,孔明確有經(jīng)天緯地之才,世間難有匹敵者,能看破孔明計謀的,曹艸帳下,也僅有寥寥數(shù)人,三將軍可知是何人?” “我如何知道?”張飛哂笑一聲,顧自飲酒。 相比于張飛的無所謂,劉備顯然就有些凝重了,暗忖一下,遲疑說道,“先生既如此說,必有深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