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樉這次引起封地上的民憤,事情其實挺嚴重的。 所有人都知道,朱元璋建立大明后,處處以百姓為先。 漸漸地也有了一些成效,特別是發現了宋隱這匹千里馬后,大明更是急速發展。。 朱元璋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成果。 回顧歷代王朝,也出現過盛世,可大多都是靠壓榨百姓才發展起來的。 朱元璋并不想要那樣的盛世。 他想要的是,百姓安居樂業。 特別是戰火一起,無論是外族侵略,還是大明對外擴張疆土,受傷最重的還是百姓。 只有整個大明基業足夠厚實,百姓真正地富裕起來,將這樣的江山交給太子繼位,朱元璋也能安心。 幸好現在的太子朱標,無論是在朱元璋眼里,還是在文武百官,甚至是百姓眼里,都是最佳的接班人。 由他繼位,大明一定能蓬勃發展。 可是現在朱樉的做法,卻違背了朱元璋的本意。 縱使他是藩王,朱元璋也不同意他這樣做。 朱元璋對待貪官污吏一向是毫不猶豫地下狠手,甚至滅族。 也因為如此,才威懾住了文武百官,從而換來現在這安定局面。 可是朱樉卻欺壓百姓,此事讓朱元璋頗感頭疼。 畢竟是自己兒子,怎么可能下得了狠手砍腦袋。 真要如此,馬皇后都能要了他的命。 這也是朱元璋把朱樉交到大宗正院的原因。 現在,馬皇后聽了宋隱的一番解釋,心想也只能如此了。 “朱樉向來頑劣叛逆,他犯的錯,往大了說是民心,往小了說還是他自身的毛病。” “民心還好安撫,但是他這性子要改,實在是困難。” “現在打也打了,罵也罵了,還押進大牢。” “這些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畢竟是他犯錯在先,肯定得罰,又因為他是藩王,懲罰自然不能罵幾句就了事。” “現在先安撫民心,然后再想法教導朱樉吧!” “一個藩王如果德不配位,等他回了封地,無異于后患無窮。” 馬皇想通了,甚至覺得宋隱如此處理沒毛病。 雖說得知自己兒子被打,身為人母,她也挺心疼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