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宋隱話落,林芳棟若有所思。 朱標則驚訝地看著宋隱,顯然他好奇的是要如何捆綁銷售? 他們當中,就屬朱元璋最為淡定。 顯然,他對宋隱嘴里蹦出來的新詞匯已經免疫。 只要能解決問題就行。 顯然朱元璋更關注的點,不是什么叫捆綁銷售,而是要如何做? “這個洪武牌服飾,是不是跟報刊那樣,擁有專門的名號?” 等不及宋隱賣關子,朱元璋立馬詢問起來。 卻見宋隱當即否定,“不是,之所以都用上洪武,那是因為皇上的年號是洪武。” “以年號命名,只是為了昭顯服飾有著特定的身份,一看就知道這是大明的東西。” “當然,林芳棟給出的建議,只需要統一標識就行,也不一定非得要用上年號。” “此事朝廷可以效仿鐵軌工程,讓商人參與進來。” 宋隱如此解釋,朱元璋等人仍然一知半解。 看到他們都充滿著疑惑之色,宋隱只得繼續,“讓商人參與進來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品牌競爭力。” “然后通過捆綁一些優惠項目,吸引百姓和官員接受。” “不過此次捆綁的不是優惠商品,而是前程。” “別看百姓們現在日子都過得不錯,但是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追名逐利的念頭,只是追求方式不同罷了。” “但是百姓幾乎都向往科考榜上有名,能進入國企工作,能在朝為官等。” “所以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入手。” “而官員卻是最在意仕途,那么可以在對官員的考核內容上,增加儀容儀表的考核。” “相信哪個官員都不愿意在這項上丟分,畢竟這項得分,可比業績容易得多了。” 聽到這里,朱標徹底愣住了。 他想不到宋隱連百姓官員前途,都能拿來捆綁銷售。 顯然,針對官員考核得分來做文章,效果最為顯著。 “聽起來確實有些道理,但是百姓眾多,又如何能保證百姓都滿意呢?” 朱元璋贊賞之余,立馬提出新的問題。 官員在乎自己的仕途前程,但是有些百姓終其一生就是一個普通百姓。 或許根本就沒有任何想法,只要溫飽有居住的地方就滿足了。 宋隱微微一笑,“公辦學校可以統一校服,學校不同,牌子和款式都可以不同。” “可以讓布商跟朝廷合作,服飾有多個品牌,然后通過營銷手段進行統一。” 宋隱解釋得如此通透,朱元璋一邊聽一邊消化。 雖然加分項分值不高,卻對官員來說也是聊勝于無。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