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朱標死死的握緊拳頭。 現在,潭王謀反的前因后果基本上已經明朗,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如何將損失降到最小。 “皇上,殿下,臣建議,還是維持原定計劃,并將潭王押解回京,令他手中兵權無用武之地。” “只要沒有潭王,那些幕后操縱者就如同墻上畫螞蚱,蹦跶不起來。” 宋隱看著朱元璋說著。 朱元璋此時氣得渾身發抖。 他也知道這件事情非常棘手。 但是朱元璋又豈會知難而退。 “胡雄,有沒有什么證據可以指證當事人,或者是有沒有人證。” 宋隱突然想到,如果證據確鑿,就可以部署抓捕了。 可是胡雄卻搖搖頭,“密函沒有署名,甚至送信人完成任務后,就被滅口。” “錦衣衛也是無意中截獲了一封密函,為此還折進了幾名好手,這才將密函送回。” 也就是說只能憑著這些密函,得知潭王的一些秘事,但是卻不能以此來指證他們。 所以,即使知道李善長也是潭王的合作人,也僅此而已,并不能給李善長定罪。 況且李善長本人就擅長詭辯,無憑無據想要扳倒他,太難了。 得知處置不了李善長及淮西勛爵,朱元璋和朱標的臉色都非常難看。 如此一來,他們即使知道潭王即將謀反,而且膽大妄為的替胡惟庸轉移貪污資金,還救下理應處斬的胡惟庸涉案人員,也只能干瞪眼。 只是淮西勛爵的所作所為,著實令人費解。 自從太子朱標監國后,淮西一派官員明顯地安靜下來。 別說是朝臣,就連朱元璋都以為,淮西勛爵仗著藍玉跟朱標的親戚關系,覺得朱標可以成為他們的新靠山。 所以他們不再鬧事,安心等著朱標登基。 那時,他們就可以重新獲得朝堂上的話語權。 可是想不到,他們又在暗中幫助潭王謀反,不介意擁立潭王為大明皇帝。 或者說,這是淮西一派準備的后手嗎? 朱元璋神情嚴峻。 沒有證據,根本扳不倒老資格,又是開國功臣的李善長。 一時間,朱元璋和朱標都無比苦惱,雙雙看向宋隱。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