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宋隱也不墨跡。 “原因很簡單!” “朝廷有錯在先,是朝廷官員讓百姓沒有活路,所以要負起這個責任。” “俗話說知錯能改,朝廷是百姓的天,犯了錯更要改正。” “必須通過這件事讓天下的百姓知道,日后再碰到官員壓迫時該怎么去做?” “如此一來,才能防患于未然。” 此話一出,朱元璋嘴角直抽。 這王八蛋嘴上說這是朝廷的錯,還不是變相地說,這是他這個皇帝的錯嗎? 這混蛋,還真口無遮攔! 朱元璋心里無比不爽。 除了馬皇后,還沒有人敢當面指責他的錯誤。 身為一國之尊,就算是錯了,也不能明說。 可宋隱卻說了,簡直是不給自己留面子。 此刻,朱元璋見宋隱無比較真的樣子,再看著跪了一地的那些造反者,一時間無法決斷。 事實上,看到這些造反者,朱元璋也會想起自己當年為什么要造反? 那時的自己,跟這些造反的百姓有何區別? 同樣的都是因為被逼得走投無路。 現在看到這些被逼著造反的百姓,朱元璋就像是看到了當年的自己。 讓他們看到江南如何崛起,他們的家人又如何安居樂業? 宋隱的提議,確實沒有否定的理由。 突然間,朱元璋覺得,此時自己殺了李可仁,就像是殺了當初的自己一樣。 那時的自己,只不過遇到了已經快要分崩離析的元朝,所以說運氣比李可仁好上很多。 至于造反的原因,沒有任何差別。 如果殺了李可仁,算不算變相殺了自己,讓自己冤死? 朱元璋突然間疑惑起來。 他也明白,造成江南如此狀況的原因,源于李善長和戶部侍郎黃石。 如果自己沒有派李善長去江南,就不會有了后續的黃石挪用官銀的機會。 那些權貴世家也就沒有機會在江南禍害百姓。 李可仁他們現在還跟著自己的家人,過著雖然不富裕,卻也安定的日子。 而不是被押送進京,等待人頭落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