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但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戰斗力,同樣也維持不下去。 無論是從馬背上奪天下的成吉思汗創建的元朝,還是在戰火中成立的秦國,抑或是以安逸為主的宋朝,都在戰或不戰中滅國。 所以朱元璋在制定了偃武修文的國策,來治理大明。 就連劉伯溫和李善長也都這么想。 因為太子朱標寬厚仁德,是最好的繼承人。 可是現在,宋隱一句征戰海外,瞬間點燃了朱元璋骨子里的熱血。 哪個皇帝不想將全天下據為己有? 不過宋隱設想重心目前還是在搞活經濟貿,海軍也不是短時間內就能打造出來的。 熱血沸騰后,朱元璋冷靜下來,心里就多了疑問。 “增設港口,相當于打開海域國門,如果海外國家通過港口進攻我國,豈不是得不償失?” 雖說倭寇已經無再戰能力,但是海外還是有許多國家。 他們的戰斗力如何,大明對此一無所知。 看出朱元璋心存顧慮,宋隱當即解釋,“皇上,這也是臣建議成立海軍的原因之一。” “而增設海運港口,自然也是為了加速海外貿易流轉,從而提升大明經濟,提升國力。” “經濟雄厚了,許多事情自然都不在話下。” “而且增設港口,便于將海上貿易跟陸運貿易快速銜接起來,從而打造出一個海陸聯通的完整交通體系,快速將貨物運轉到各地。” 宋隱說了那么多,文武百官聽得耳朵嗡嗡直響,感覺腦子不夠用了。 他們平時只顧著做好分內的工作,從未考慮過這么復雜而又長遠的規劃。 但可以預想得到,按照宋隱的說法,大明將會進入一個經濟快速發展流通的盛世。 “整個大明海陸和河運都相通以后,大明經濟一定能快速發展。” “當然,具體怎么做,也要因地而異,畢竟每個地方的情況不一樣。” “所以,各地布政使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把不足變成優勢,發展當地經濟。” “當各地經濟都穩定向上提升后,整個大明的經濟也就能夠得以全面發展。” 朱元璋邊聽邊思考。 宋隱說了那么多,涵蓋到許多方面,真正要操作起來卻相當復雜。 但毋庸置疑,宋隱想要打造的是一個盛世的大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