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朝廷新政下達后,大明各州府都緊張忙碌起來。 在這次規(guī)劃中,完善交通是各項目的基礎。 無論是地方基礎改造,還是修建港口,啟用運河都離不開交通。 可以說,交通不便將會影響大基建的速度。 大明各州府進入忙碌狀態(tài),朝廷六部為了籌建各個國企,也在緊鑼密鼓地操作起來。 好在有了大明一建的經驗,準備工作倒也做得得心應手。 經過文武百官的各種商議,此次不單籌建大明二建,而是追加到大明四建。 四個國企也被宋隱進行分工,負責南北的建設。 一時間,朝廷上下熱火朝天地。 朝廷負責組建國企,各州府則開始根據(jù)地域特色,各種規(guī)劃。 這是一項利國利民的工程,既造福百姓,又為大明騰飛打下基礎。 可縱然如此,仍然有人不滿。 尤其是許多邊遠村落看到當?shù)毓俑囊?guī)劃后,不滿的聲音就更強烈了。 “我說你這路修不到家門口,那修來還有啥用啊?” “對呀,萬一遇上刮風下雨天,家門口坎坷泥濘,你們修路修到家門口不好嗎?” 許多百姓看到官府的規(guī)劃圖后,駭然發(fā)現(xiàn),這路竟然修不到自己家門口。 頓時,百姓都不樂意了。 百姓的要求簡單而又粗暴。 你朝廷要做面子工程,那咱們百姓自然也要有點好處,不是? 否則就是官府辦事不力。 不用調查也知道,有這種想法的百姓不少。 歷朝歷代官府都頭痛地稱這些人為刁民。 這種刁民自私自利,往往通過鬧事來獲得自己的利益。 這次就有人借著官府規(guī)劃修路,沒有修到自家門前這事兒來鬧事。 “特娘的!” “這些官員沒腦子嗎?” “修路都修不到家門口,我看他們是想貪下這段路的材料錢。” “別以為咱們好欺負,兄弟們,咱們去官府說道說道。” 有人帶頭,瞬時許多群眾聚集在一起,向衙門奔去。 青州縣衙門前,來討要說法的百姓越聚越多。 這些人言語犀利,紛紛咒罵官府偷工減料,拿著朝廷銀子不干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