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用問,都知道車隊里裝的不是稅銀,就是繳稅的糧食,鹽等物品。 得知今年稅收如此豐厚,李善長差點下巴都掉了。 李善長身為大明第一個丞相,也曾打理過戶部事務。 他從未見過像今年這般聲勢浩大的交稅行動。 等著交稅的馬車,竟然從戶部排到了城外。 真的有那么多稅嗎? 而且這還只是一個行省的數量。 “派人去打聽一下,今年收了多少稅?” 其實不用打聽也猜得到,今年稅收不能少了。 越是知道答案,李善長就越是如坐針氈。 他當初大力治理江南,就是想讓江南經濟騰飛,到年末納稅時替自己長臉。 那時自己就會多一份政績,讓淮西一派在朝廷上的分量更重。 哪想到最終卻以敗績收場。 現在各州府紅紅火火地往朝廷運稅銀,文武百官甚至皇上,肯定第一時間想到這是宋隱的功勞。 無人會想到他李善長,更想不到淮西一派。 李善長萬分關注時,此事也驚動了朱元璋。 馬車都排到京城外了? 這是交稅還是萬國來朝? 連著幾天交稅的馬車,只多不減,戶部官員恨不得長出三頭六臂。 他們分班日夜輪軸轉,為的是早點把第一批的稅銀統計出來。 雖說各州府都有統計,但戶部也必須要重新計算。 這些稅銀全部要入國庫,自然不能出任何差錯。 一個還不算是經濟發達的行省,稅收統計就讓戶部加班加點地忙活了四天。 只是,當統計數據出來后,朱元璋和文武百官都嚇了一跳。 僅僅只是一個行省,第一批的稅銀就高達上億,還有四百萬石糧食,及上百萬匹布料等。 戶部統計告一段落,戶部官員終于有時間上朝。 當宋隱露面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他身上。 “啟稟皇上,江西省的稅收情況如下,稅銀一億五千兩,糧食四百萬石,六十萬匹布,還有鹽、茶葉各種物資。” “現在正在統計其他行省的情況,但是福建、北平、江南這三個行省的稅收金額過大,估計今年統計不出來,但戶部定會加班加點,盡快完成統計。” 宋隱話落,朝堂上所有人都瞪大眼珠。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