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戶部挨家挨戶送禮的馬車,成了京城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當一些沒有資格上朝的官員也收到補貼時,無不震驚得呆若木雞。 雖然補貼的發放標準根據每個人對朝廷的貢獻大小來決定。 但質量上平等對待,每個人都領到奢侈的海產品以及各種牛羊肉。 這些價值超過了他們大半年的俸祿。 戶部此舉,讓所有人都打消了未能漲俸祿的怨氣。 自此以后,再無人對沒有漲俸祿一事耿耿于懷了。 大為滿足的官員,這次聚在酒樓里,不是喝悶酒,而是高興地大口喝酒。 人人臉上都掛滿笑容,開始各種炫耀。 “唉,我原以為宋大人說要發補貼,也就是給幾盒點心罷了。” “想不到宋大人手筆那么大。” “天吶,我還是頭一回看到比臉盆還大的龍蝦。” “若不是咱大明開通海上貿易,讓咱也認識了許多海產品,否則還真以為是海怪呢!” 官員們興高采烈地各種議論。 “可不是嘛!若不是托了宋大人的福,咱都沒臉出去說,咱還沒吃過海鮮,竟然混得比那些商人還差。” 官員們紛紛感嘆! 像龍蝦,海參這些奢侈海鮮,平日里只有皇親國戚或是權貴們及富商才吃得起。 二品以下官員的俸祿,一年不吃不喝,頂多也只買得起一只龍蝦。 如此奢侈而又昂貴的價格,他們哪里消費得起? “真是托宋大人的福,讓咱們也享受一把,否則咱這一輩子根本都吃不起。” 官員們紛紛議論,十分滿意這次補貼。 每個人都心滿意足,自然對宋隱各種夸獎。 “為了這次補貼,宋大人可謂是用心良苦。” “可不是嗎?宋大人不但替百姓謀福利,對我們也同樣不小氣。” 宋隱不但給朝廷官員發補貼,就連地方官員同樣有份。 這讓許多官員熱淚盈眶,感恩宋隱的一視同仁。 以前的戶部尚書趙昌,雖然心眼不壞,但每到年關,各部門正用錢的時候,他干脆閉門不出,躲了起來。 甚至還想方設法的在官員俸祿一事找各種原因緩發。 雖說也有國庫拮據的原因,但對俸祿做手腳,這性質就惡劣了。 現在換了宋隱當戶部上書,眾官員終于有種被金主爸爸眷顧的優越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