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明藩王制度改革后,藩王有了發展的機會,但他們仍然受朝廷管控。 雖然不像皇室子弟那樣再領俸祿,身份也變成了臣子。 但是藩王現在卻可以自己招兵買馬,當然軍用物資及軍需,乃至士兵多少都要報上朝廷備案。 由朝廷對他們進行總體管控。 但是朱標看到了大寧府的統計報表后,臉色卻相當難看起來。 因為大寧府各項物品的開支差距極大,尤其是制造兵器必備的鐵器和糧食這兩項,數量高出了其他藩王封地幾倍之多。 加上宋隱的提醒,朱標不想多心都難。 他是儲君,是未來大明的接班人,同時,他也不想自己弟弟出事。 特別是宋隱猜測有造反的可能性,這話,更是讓朱標心情沉重。 他太了解自己的父皇,也就是朱元璋,他有三個不容觸碰的逆鱗。 第一就是貪官污吏,朱元璋是毫不心軟。 當然,宋隱算是個例,宋隱每次都有替自己開脫的理由,而且這些理由還說得過去。 但是其他的大小貪官污吏無人能逃得過朱元璋的制裁。 朱元璋第二個逆鱗就是挑釁皇權。 朱元璋心里尤其看重皇權的集中及其重要性。 他絕對不允許有人冒犯和輕視皇權。 朱元璋第三個逆鱗就是有人造大明的反。 朱元璋自己就是通過造反起義才建立起的大明,所以他無法容忍有人敢造他的反。 百姓造反無一個特例,全都殺無赦! 如果朱元璋知道有藩王想造反,他會怎么做? 朱元璋定會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甚至那個后果連朱標都不敢去想。 哪怕造反的是藩王,也就是自己弟弟,根本就沒有活路。 朱標不敢再想下去,他寧愿自己想錯了,所以他急切地想要從宋隱這里得到一個肯定的答案。 那樣他才能心安。 只是宋隱卻雙手一攤,“殿下,這事不在我的職責范圍內,我無權去管,也無法確定?!? “是不是造反?還是根據藩王制度想壯大自己?這些得由皇上跟太子你們來判斷?!? “當然,這件事情戶部也會按照規定上報給皇上?!? “事關重大,戶部不能視而不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