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然后再進行有針對性的煉鐵。” “也就是說,煉出來的鐵要適合用在建設和軍事裝備上。” “但是鐵及其他金屬價格昂貴,而且大明境內稀少,需要進口。” “所以這次煉鐵,要求各地藩王按照配置留有一定量的鐵器外,其余的都得上交給朝廷統一使用。” “百姓也不例外,每家每戶最低出兩件鐵器。” 朱標驚訝的瞪大眼睛。 冶煉廠? “宋師是說要重新冶煉鐵器用作他用嗎?” 朱標有些似懂非懂。 這樣做確實增加了鐵的存量,但軍事裝備不就少了嗎? 而且藩王手中多余的鐵器都要上交出來,雖說這樣可以管控藩王兵力,但是如此一來,大明損失也不小。 看到朱標如此疑惑,宋隱接著解釋,“殿下,不用擔心,以大明現在的實力,目前大搞冶煉鐵器也只是處于籌備階段。” “幾年后,等待明朝經濟真正發展起來,那時再大范圍的冶煉。” 宋隱的解釋,讓朱標更加迷茫了。 現在只是籌備嗎? 難不成是為了掩人耳目,以此讓大寧府把多余的鐵器交出來嗎? “宋師,難不成這個計劃是為了針對大寧府而設計的?” 宋隱聽了滿意的點了點頭。 “沒錯,只有整個大明統一執行新政,寧王才不會有所懷疑。” “相信寧王為了不讓他造反的事情暴露,他肯定會妥協。” 宋隱這么解釋,朱標頓時明白了。 說白了,這就是聲東擊西。 如此一來,寧王就沒有理由再儲備更多的鐵器。 寧王現在已經沒有多余的糧食,等他再沒有多余的鐵器,想要造反就難了。 獲得這個好辦法,朱標欣喜若狂。 “謝謝宋師指點!” 朱標無比佩服的對宋隱拜了下去。 宋隱連忙伸手攔住,“殿下,不必客氣。” “所以說這次咱們是聲東擊西,但是這冶煉廠可以建幾個,規模也不必太大,畢竟現在大明還沒有實力。” 朱標聽了滿眼冒光。 他仿佛已經看到,大明將有一日能夠有此實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