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雖然他的藩王資格保住了,但是之前他高價收購糧食花費了許多私產,現在又被扣俸祿,他的日子就沒那么好過了。 可現在,無論如何他都只能答應,不敢反駁。 能保住小命就已經謝天謝地了。 至于原本非常看重的那些儒家大能,更不敢求情。 別說是他,就連朱標都不敢貿然開口。 “那寧王就在明天早朝,給文武百官認錯吧!” “一天時間,錦衣衛也該將那些儒家抓捕歸案了。” …… 一日之間,錦衣衛的行動旋卷整個大明。 特別是大寧府的儒生,幾乎都讓錦衣衛拿下。 這個舉動徹底讓大明學子及文武百官惶恐起來。 大寧府那邊的儒生,只要是出入過寧王府的,不問緣由,全部被抓。 特別是以徐樹棟為首的儒生,更是直接裝上囚車押送京城。 大明學子對此深感不解。 特別是大寧府的學子,更是一路追隨囚車。 從大寧府返回京城沿路,不停有各地學子出現,加入追隨隊伍。 一路上,這些學子不停地質問錦衣衛,為何要扣押他們崇敬的儒家大能! 只是錦衣衛充耳不聞,沒有任何解釋。 于是事態越來越嚴重! 錦衣衛完全不顧及徐樹棟等儒生,能不能承受路上顛簸之苦,連夜趕路。 畢竟儒生重文,一個個體弱。 雖然現在大明的官道已經是高速馬路,相當好走,但馬不停蹄的連夜趕路也夠他們受的。 到達京城時,徐樹棟等人皆是神情憔悴,無比狼狽。 …… 這日早朝,許多大臣早早入宮。 一見面就三五結群的竊竊私語。 錦衣衛押送數百名儒生連夜進京,那浩浩蕩蕩的場面,別說是文武百官,就連百姓都驚動了。 雖然有些消息靈通的大臣聽到一些風聲,但朝廷旨意未下,許多人都按捺不住。 就連王雄和林芳棟等人,都好奇地向宋隱打聽情況。 “宋大人,發生什么事情了?朝廷怎么抓了那么多儒生?” “這些儒生當中,有許多是儒家大能,如果沒有站得住腳的理由,肯定會引起民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