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還是覺得咱無能?” 此話一出,嚇得幾個也打算詢問的大臣心驚膽戰,不敢多說一個字。 朱元璋這才將冰冷的目光投向寧王。 “你一個藩王,是如何受人蠱惑的,還不趕緊從實招來!” 寧王當即將整個事情復述了一遍。 他重點說了,自從徐樹棟這個儒學大家過來輔助他以后,有許多儒生也自薦成為他的門客。 這期間,徐樹棟不停地給他灌輸大明政策弊端太大,這是在欺壓百姓。 甚至妄言當朱元璋不在后,大明肯定會易主。 并讓寧王提前囤積兵力和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聽到這些話,文武百官頭皮一陣發麻。 不用問,也知道錦衣衛為什么要抓了那么多儒生。 尼瑪,他們竟然慫恿藩王造反! 是活膩歪了嗎? 雖然朱元璋早就已經知道事實真相,可是現在再聽到寧王所說,仍然控制不住滔天怒火。 這股怒氣從昨日得知真相后,他就一直壓抑著。 現在再也壓制不住。 砰! 朱元璋怒不可遏,一腳踢飛龍案。 “這群儒生好大的膽子!” “竟敢挑撥藩王造老子的反!藐視皇權!” “簡直罪不可恕!” “按律當殺!” 此話一出,文武百官愣在原地。 等他們回過神時,連忙惶恐不安地跪下。 “皇上息怒啊!” “皇上,此事說不定還另有緣由,還請皇上息怒!” “這些儒生許多都是儒學大家,像徐樹棟更是出身望族,雖說之前一直隱居不理世事,但在儒家的影響力非同小可。” “皇上千萬三思啊!殺了這些儒學大家,恐怕大明會發生動亂。” 大臣們連忙陳述其中利害。 朝堂上,除了宋隱一派的人沒有開口,其他人都紛紛跪下求情。 尤其是文官,幾乎都出自儒家,更是依靠儒學知識,才獲得入朝為官機會。 在當時的年代,非常看重傳承和派系。 他們這些儒生進入朝廷,也是為了將儒學發揚光大。 秦朝之后,儒家漸漸淡出人們視線。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