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儒家思想源自孔孟,并經過千年演變成儒學,儒家,儒教三種不同體系。” “像孔孟就遵循儒學中的君子立本之道,早期儒學提倡的是為君者勤政愛民,以德治政。” “只是后人扭曲了孔孟理念,發展為儒教這種以信仰階級為主的理念。” “但不管儒家還是儒教,雖然他們都一門心思的想復興儒學,卻早已脫離了儒學核心而不自知。” “天下學子眾多,卻并非每位學子都是為了復興儒學,有人是為了出人頭地脫離貧困。” “而有的人是為了能征戰沙場,保家衛國。” “只是有人在科舉無法高中,于是心存怨念,從而延伸出腐儒思想。” 宋隱這番解釋,有些還在義憤填膺的大臣,瞬間安靜下來。 他們完全沒有料到,宋隱對儒學了解得如此透徹。 事實上,后世早就拋棄了孔孟思想。 但卻仍有別有用心的人,打著復興儒學旗號,建立了許多儒家儒教派系。 他們想在每個朝代爭得一席之位,甚至企圖用思想控制王朝。 這自然脫離了儒學的根本。 現在許多讀書人圖的不過是功名。 卻偏偏有人為了給自己臉上貼金而自稱儒家。 甚至這些儒學大家,連儒學的皮毛都沒學會。 “天下學子跟徐樹棟這些歪門邪教并不同。” “徐樹棟他們只不過是打著儒學幌子招搖撞騙,他們甚至連儒學是什么都搞不明白。” 宋隱這番解釋,讓百官呆若木雞。 特別是許多文臣,他們苦學多年,圖的就是功名利祿。 雖然宋隱將天下學子和徐樹棟這些歪門邪教區別開來,但是朱元璋要屠殺天下學子,文武百官依然不愿意。 “宋大人,雖然你的看法別具一格,但整個大明學子也都以儒生自居。” “現在如果將天下學子都殺了,影響會相當惡劣。” “天下百姓都寒了心,誰還愿意為朝廷效力,更不可能愿意參加科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