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再多的新政,也都是在為大明服務。” 李善長語氣不善,宋隱當然毫不客氣。 就在李善長和宋隱針鋒相對時,朱元璋到了。 文武百官行禮后,朱元璋赫然發現李善長竟然也來上朝了。 雖然朱元璋對李善長頗多意見,但是李善長是開國功臣,朱元璋一時也拿他沒辦法。 當初殺胡惟庸,朱元璋就算是已經有了他的罪證,也隱忍地等到他真正造反后才動手。 李善長地位比胡惟庸還高出數倍,勢力更大,所以朱元璋同樣需要一個合適的契機才行。 早朝開始后,禮部尚書林芳棟率先匯報。 “啟稟皇上,臣有本啟奏!” 看到宋隱一派的人冒頭,文武百官敏銳察覺到,這場無硝煙的戰爭要開始了。 今天李善長也上朝了,皇權跟儒家的博弈,誰勝誰負,今日就能見分曉。 “嗯,說吧!” 朱元璋面無表情,目光深邃地注視著文武百官。 “回皇上,教育制度改革,率先在福建、江南、湖廣、北平這四大行省展開落實,當地學子紛紛響應。” “但是其他州府,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儒家阻攔,他們甚至侮辱朝廷,批判國策,甚至還咒罵皇上。” “各州府已經將帶頭鬧事的大儒押送進京,只有解決了這些大儒,才能在各州府順利地推行新政。” 雖然各州府動用武力,抓了一些大儒,并鎮壓了儒生,并強制收回舊書,解散私塾,將新政落實下去。 但整個大明的儒生,甚至背景深厚的大儒數量不少。 以儒家在大明的底蘊,不是抓幾個儒學大家,就能解決得了的。 聽到各地還有儒家在鬧事,朱元璋眼里冒出了怒火。 這些混蛋玩意,還真是沒完沒了。 之前慫恿學子鬧事,現在竟然阻擋國家新政執行。 推行新式的教育方式,也是為了更好地鞏固和集中皇權,加固大明國力。 但這些打著儒家旗號的人,自私自利,沒有底線,實在令人作嘔。 “這些腐儒如此藐視皇權,阻礙落實國策,不需審問,直接剝皮楦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