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李善長針對自己也不是一日兩日了,這次更是直接將矛頭指向自己。 這老東西,他既然想放大招,這么想跟自己杠上,那就如他所愿。 一群只知道讀死書的書呆子,能有多大本事? 宋隱一口應下來,瞬間讓朝堂上的火藥味更加濃郁。 那些儒臣都仇視地瞪著宋隱,顯然,這次他們跟宋隱的梁子,算是正式結下了。 宋隱對儒家如此藐視的態度,徹底激怒了這些儒臣。 就算宋隱是朱元璋的寵臣,身份地位奇高,可現在宋隱觸碰到他們利益,他們絕不會繼續忍氣吞聲。 況且這次有李善長做他們靠山,跟宋隱杠上的又是十個名家大儒,勝算在他們那邊。 李善長和儒臣們都無比期待接下來的好戲。 甚至他們很好奇,宋隱有何本事能跟十大名儒杠上。 看這宋隱強裝淡定的樣子,李善長等人嗤之以鼻。 宋隱只是在治理方面才華出眾,在辯論方面,能有多大本事? 況且,宋隱不是號稱自己是實干派嗎? 爭辯及講大道理,他怎么可能說得過儒家? 況且還是以一對十。 只是,宋隱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倒是讓李善長深感意外。 李善長都以為宋隱肯定會逃避,不敢跟十大名儒硬剛,自己還要另外想辦法。 他卻不知道,宋隱之所以應下,只是想早點完事,早點回去陪夫人孩子罷了。 朱元璋看到宋隱答應下來,又看到一個個儒臣那副志在必得的樣子,也不得不同意下來。 以朱元璋對宋隱的了解,向來都是這家伙算計別人,何時讓自己吃過虧? 何況這次李善長還充滿敵意,儒家那輩人同樣不會放過宋隱。 這樣宋隱都敢答應,說明他必定有辦法。 “來人,將他們帶上來。” 朱元璋立刻下令,朝廷辯論已成定局,雙方都無退路。 儒臣看到朱元璋同意,臉上都揚起自信的微笑。 李善長倒是一臉淡定,臉上看不到別的情緒。 事實上,他心里非常興奮,終于有機會打壓宋隱,他等這天已經很久了。 大明出現再多的能臣、權臣都沒關系,但勢頭絕對不能壓過他,更不能凌駕在淮西一派之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