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藍玉立刻表態。 別看他的身份地位有所提升,同樣處于風口浪尖上。 “近幾年沒有戰事,咱們的淮西子弟沒有軍功不好提拔,現在唯有朝堂文官這條路可走。” “年輕一代學子中有個叫方孝孺的,倒是不錯,可惜不是咱們淮西一派的人。” “但是有一個人倒是可以跟方孝孺不相上下。” 一旁的儒臣頓時眼睛一亮,“侯爺說的,可是呂永博?” “此人家境貧寒,得我淮西子弟庇護,才得以參加科舉并有一番成績,對咱們倒是忠心。” “不過就是一直沒有得到重用。” 李善長點了點頭,“既然覺得他合適,那就趕快安排吧!” 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讓李善長繼續等下去,他要在自己有生之年,替淮西一派培養出一個能跟宋隱抗衡的接班人。 有了目標,淮西權貴立刻像打了雞血復活似的,開始各種忙碌起來。 就在淮西權貴暗中謀劃時,朝廷確定開通南北通道,并設立收費站的事情,也通過民生日報公布出去。 福州府,商人王二狗拿著民生日報,瀏覽著上面的信息。 他原本只是一個極其普通的打工人,但腦子靈活,這些年來,一直跟著宋隱政策走。 現在已經是當地頗有聲望的商人。 看到朝廷要建南北通道的消息,王二狗心思電轉。 現在遠距離貨物流通仍然依靠海運,而且費時費力,花費還高,不是他們這種小商販承擔得起。 朝廷如果真地建南北通道,對于他們這些小商販來說,簡直是特大福音。 一年省下來的路費都夠他們到海外跑一趟海運了。 這條信息不亞于爆炸性新聞,瞬間大街小巷都聚滿了百姓各種議論。 所有人都對建立南北通道拍手稱快,但是又因為要收費大皺眉頭。 畢竟這過路費不是一次性收取,而是在整個南北通道上設立了許多個收費站。 碰到每日都要往返的商隊,一次下來過路費也不是小數目。 許多百姓各處務工,流動性非常大。 如此一來,辛苦賺來的銀子豈不是貢獻給路費了? “這路費又是什么東西?” “而且還這么黑?一條通道,好幾個點都要收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