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就連宋隱這么聰慧的人都還需要多方協調。 而且現在還僅僅只是協調人力,還沒有談到需要多少銀子? 朱元璋都不敢去想,這么一個浩大的工程下來,會耗費多少銀子? 好在大明現在似乎不需要擔心銀子。 朱元璋也在此刻,更深地體會到宋隱之前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性。 有了銀子才有讓大明騰飛的資格。 否則就算宋隱答應下來,就算各方面有天賦的人才都歸宋隱所用。 沒有銀子,也舉步維艱。 “行,沒問題!” “咱準了!” “新部門需要多少官職?發放多少俸祿?全由你來決定。” 為了了卻自己的心愿,為了讓大明出現質一般地飛躍。 朱元璋也是豁出去了。 不過,朱元璋心里清楚,設立新部門這件事情好辦。 但是宋隱想要凌駕于所有部門之上的權利,即便他是皇上,也無法輕易承諾。 這事情還需要在朝堂上和文武百官商議。 不用想都知道,朝堂上阻撓的聲音肯定很多。 至少淮西一派的人絕不會想看到宋隱掌握這么大的權利。 “你即刻可以著手科學研究院的事情,至于特權一事,明日朝會時商議。” 宋隱點了點頭。 這件事情他懶得操心,反正又不是他執意要干。 不過如果朱元璋能夠力壓群臣,自己日后可以咸魚一般的生活,不用天天上朝,宋隱也會拼上一把。 朱元璋和宋隱因為不同的目標,再一次站在同一戰線上。 翌日。 文武百官精神抖擻,心情愉悅的上朝。 李善長等淮西權貴,這段時間為了培養新人呂永博,也是消停了許多,沒有在朝堂上鬧事。 當文武百官陸續走進金鑾殿時,看到朱標已經在龍椅旁等候。 他們連忙站好,就在文武百官準備行禮時,卻聽到太監聲音傳來,“皇上駕到!” 皇上?怎么來了? 文武百官都愣在原地。 就連李善長也是一臉驚愕,根本就沒想到朱元璋會來。 說好的讓太子監國,自己退居幕后,豈能兒戲。 文武百官雖然心思各異,也只能斂起各自心思,下跪行禮。 “眾愛卿平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