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可是現在他竟然敢反抗,這一舉動頓時激怒了這幾個儒家學子。 一瞬間,他們將儒家受朝廷排擠的怒火,統統發泄到周澤輝身上。 幾個人同事出手,準備胖揍周澤輝。 “你們想干什么?” 突然一聲呵斥嚇了幾人一跳。 他們循著聲音望了過去,一名穿著官服的男子向他們走來。 男子滿臉怒容地瞪了這幾個儒家學子一眼。 “你們給本官滾出去。” 這名官員是圖書管理員李康健,官職不高,卻非常盡責。 周澤輝一有時間就來圖書館看書,所以李康健對他印象深刻。 儒生學子自然不敢跟官員對抗,灰溜溜地離開了圖書館。 見狀,周澤輝有些動容,這還是第一次有人替他出頭。 周澤輝正準備感謝,李康健已經率先開口,“孩子,好好學,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理試是宋大人給你們學子的福利,如果高中,你就好好替宋大人做事。” “只要你肯學,想要什么書籍,本官都替你找來。” 李康健這番話,聽得周澤輝眼淚直在眼眶里打轉。 他強忍著淚水重重地點了點頭。 至此,周澤輝再來圖書館看書時多了許多便利。 而且李康健一有時間就過來指導他。 周澤輝在理試前,將圖書館內能找到的理科書籍都看了個遍。 終于,理試的日子到了。 科考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及殿試。 院試就在州府內舉行,不需要背井離鄉。 院試若是考得頭籌,則為案首,也稱秀才。 只有獲得案首,才有資格進入鄉試。 若是以前,整個科舉完成,需要跨度幾年時間。 甚至院試過后,要等到三年后才進行鄉試。 但是這次科舉是為了替建設蒸汽火車甄選人才。 朝廷特意在宋隱的提議下,改革了今年科舉制度。 每一輪考試,只間隔三天,就接著下一場考試。 …… 大明第一屆理試正式開始。 許多想要魚躍龍門的學子,拿到試卷后,瞬間就皺起眉頭,顯得茫然無助。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