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許多年輕人都反對,更別說那些固執(zhí)的老人。 就跟那些儒家一樣,思想迂腐,頑固不化。 兵部尚書表態(tài),“不如咱們把軍隊開過去,對他們進行驅(qū)逐,等他們看到外面的美景后,說不定就沒意見了。” 兵部尚書的想法簡單粗暴,無疑這個法也挺管用的。 只是宋隱和王雄都雙雙反對。 “此舉不妥,如此脅迫百姓,百姓肯定有意見。” “況且馬上要過年了,如果到時引發(fā)民憤,那么問題就大了。” 王雄甚至擔心如果讓百姓不滿,再讓別有用心的人拿此事來做文章,他們又要面臨被彈劾的危險。 “咱們本來就是為百姓謀福利,所以應(yīng)該讓他們心甘情愿搬遷才行,否則,朝廷的好意都被當成驢肝肺了。” 王雄雖然極力反對,但是顯然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宋隱看到兵部尚書和工部尚書都看向自己,心里明白他們的想法。 “不用著急,不就是移民嗎?沒什么大不了的。” “以前沒有更多的選擇,能想的辦法有限,但現(xiàn)在大明已經(jīng)發(fā)展起來了,辦法自然也要換了。” “咱們就搞一套拆遷福利,洪洞縣的百姓,可以帶著他們的地契,到他們心儀的州府去換購房子。” “同時,官府還會給他們安排工作,發(fā)放了技能證書等各項福利。” “至于他們糾結(jié)的祖宗傳承問題,咱們通過報刊去引導(dǎo)他們。” “同時,朝廷給出的福利也在報刊上進行報道。” “現(xiàn)在許多州府都急缺勞動力,注入這批新鮮血液后還能提升當?shù)亟?jīng)濟。” 王雄聽了連連點頭。 “這開導(dǎo)百姓,讓他們放棄傳承的想法,還得看宋大人的。” 王雄覺得,做思想工作還是得宋隱來。 可是宋隱聽了這話,卻搖搖頭,“老百姓跟腐儒有本質(zhì)區(qū)別,腐儒是曲解儒家思想的人,可百姓的迂腐頑固并非如此。” “百姓對新生事物并不排斥,只是在新生事物跟傳承相違背時,寧愿選擇傳承傳統(tǒng)。” “但是這并不意味傳承傳統(tǒng)是錯誤的,相反咱們?nèi)A夏民族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傳承,才保留下來許多民族底蘊。” “所以我們要讓他們明白,他們的遷移是從小家遷移到大家庭里。” 小家?大家? 這些字眼,王雄聽了越發(fā)茫然。 宋隱吩咐孫志浩給他拿來筆墨,然后開始書寫起來。 王雄和兵部尚書都走到跟前,好奇地觀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