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儒家頂多就是蹦跶一下,這些跳梁小丑還影響不了大局?!? 現在許多儒家子弟都加入了公辦教育,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同化,信仰儒家的人也會越來越少。 目前在背后攪局的,不過就是那些大儒而已。 這些人年紀都不小了,等他們死后,儒家也就成了一盤散沙,沒有威脅力。 “太好了,就照宋師的做法做?!? 朱標大喜,連忙點頭同意。 很快,新一期的報刊,看到了朝廷告百姓書。 上面的內容就是宋隱的解決辦法。 當百姓發現自己手中的補差價收據,竟然還能領到禮品,都興奮起來。 每年年關發的禮品,不但珍貴而且稀有,不是他們百姓平日可以買得起的。 能夠多領一份,自然是好事。 輿論來得快,也消失得快。 在多領一份禮品的刺激下,百姓們很快就把補差價的事情拋到腦后。 這可把儒家的策劃者氣壞了。 他們費了那么大的勁,想不到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宋隱三言兩語就把這么大的事情給壓制下去。 當場把幾個大儒給氣吐血。 百姓們的民憤平復后,朱標招李善長去東宮。 面對朱標突然間的召見,李善長心里多了幾分猜疑。 之前朱標讓他和宋隱兩人負責官員空缺的事,難不成是朱標想做點什么? 李善長想到這種可能性,心里暗暗高興。 真要如此,他可要好好地左右一下朱標的想法。 只是當朱標一開口,卻是潑了李善長一盆冷水。 “國公,這段日子儒生又在民間四處造謠生事,各種攻擊本宮監國以來的朝政?!? “不知道國公如何看待這件事?” 朱標的質問,讓李善長的笑容立刻僵在臉上。 他深吸了兩口氣,穩住心神,這才連忙開口,“殿下,人多口雜,民間的那些謠言未必出自儒生之口,殿下從小受著儒家教育,自然知道儒家……” 李善長還想夸夸儒家思想的好處,卻被朱標不耐煩地打斷。 “本宮一直敬重國公,雖說國公年紀也大,但是這件事情畢竟影響惡劣。” “所以本宮想請國公辛苦一趟,去調查此事,看看是什么人在做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