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還有另外一重身份,也是一國之君! 中立派吳志遠上前幾步,“皇上,雖說燕王和寧王都建國了,但還是皇子,過年送禮再正常不過了?!? “只是我大明泱泱大國,回禮也是應該。” “不過臣覺得,差不多就行了,無需過度隆重?!? “而且臣覺得,燕王和寧王建國之舉也太草率了?!? 隨著吳志遠開口,許多大臣紛紛附議。 “是啊皇上,朝廷同意藩王建國一事,顯得有些兒戲,藩王身為大明臣子,替大明開拓疆土,原本就天經地義。” “可是如今卻把他們打下的疆土送給他們,此舉實在是太荒謬了?!? “沒錯,如果打下疆土就歸私人所有,那么大明日后還能擴大江山嗎?” “臣覺得,對于藩王建國一事,需要增加更多條件約束才對?!? “總不能作為大明將士去打仗,奪得了疆土就可以建國。” “況且,上回戰爭,還是涼國公抵擋住蒙元大軍。” “結果藩王倒好,不去支援,反而去替自己開疆辟土。” 滿朝文武紛紛表態,你一言我一語。 朱元璋很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畢竟這不同于其他問題,事關大明江山。 他也從朝臣的反對聲中,漸漸形成自己的想法。 “咱知道,藩王制度雖然很不錯,但是不夠完美,確實是需要完善?!? “不過此中關系重大,不能隨意增加條件,也不能過于苛刻?!? “諸位可以暢所欲言,說說你們自己的看法?!? 藩王們建國越容易,大明日后面對的麻煩也會越多。 如果藩王都帶著大明兵力,隨意到邊境外去掠奪疆土,然后都建國,也會讓大明軍隊力量減弱。 可是現在,也需要依靠藩王手中兵權制衡淮西一派中的兵權。 如果藩王手中兵權減弱,淮西一派會更加狂傲。 同時也不利于朝廷集中兵權。 所以,朱元璋起了心思,不能讓藩王太過輕而易舉就能建國。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