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甚至朱元璋都覺得,即便晚了一些時日,就算沒有按期運到,只要能到就不錯了。 還好,去年的稅銀都收上來了,還沒有花。 所以軍餉方面不用擔心。 退朝后,文武百官都心情地沉重地離開。 宋隱也打著呵欠邁腳要走,傅友德卻朝他走了過來。 “宋大人,此次戰事,后方補給就辛苦宋大人了。” 傅友德位高權重,是開國功臣,可是此時他卻對宋隱拱手見禮。 這態度讓宋隱有些驚訝。 要知道,淮西勛爵一個比一個牛皮轟轟,平日里就連傅友德也是一個德性。 可是此刻他卻表現的如此彬彬有禮,出乎宋隱意料。 不過宋隱也知道,這傅友德可比藍玉聰明多了,該收斂時也會藏起鋒芒。 “國公客氣了,本官既然負責此事,自然會盡心盡力。” “但是本官也想提醒國公一句,此戰不可冒進,地形方面既是劣勢,用得好的話,反過來也會是優勢。” 傅友德當場愣住了。 他聽得出來,宋隱這話,既有警告,也有提點。 “宋大人放心,老夫自會小心應戰。” “那么補給就拜托宋大人了。” 傅友德說完,再次對宋隱拱手施禮,這才移步離開。 宋隱盯著傅友德背影,心里冷笑。 淮西武將,哪一個不是揣著八百個心眼,心思各異。 他們因為利益形成共同體,極難離間。 宋隱也沒有多想,畢竟還有更頭疼的事情等著他。 雖說發生了戰事,但是真正影響到的部門,也就軍部、兵部和戶部這三個部門。 其他部門官員除了有些緊張以外,在戰事中起不到任何作用。 甚至這場戰事,還成為他們的談資。 有些官員覺得,此次戰事,大明軍隊必定獲勝,甚至已經做好了大軍凱旋的準備。 但也有不反對的聲音,認為此次戰事跟北平戰事不一樣,朝廷沒有任何優勢。 甚至在交通方面,更像跟十幾年前的戰事沒有什么兩樣。 行軍速度快不起來,等大明軍隊趕過去時,不知道反賊又占領了多少大明疆土? 甚至還有官員覺得,這次后方補給,即便是宋隱負責,也未必解決得了這個棘手問題。 官員們各有想法,就連淮西一派也輕松不起來。 ……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