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聽到宋隱一口拒絕,歐陽強有些茫然。 “那么大人,那該如何是好。” 這事容不得出差錯,如果軍用物資跟不上,大明軍隊必敗。 “看看你,忘了我教過你們的話了。” “遇到事情首先要先冷靜下來。” “此事由國企負責。” “除了手頭還有工程在建的國企不動,其他國企全部投入到這次運輸工作。” “先把百姓商人手中多余的糧食全部收購下來,然后運往戰(zhàn)場。” “當然,路上安全護送方面,本官另有安排,不用擔心。” 聞言,歐陽強又蒙了。 照理說,有戰(zhàn)事時,會由各州府統(tǒng)一征收軍糧,然后上繳到兵部,再由兵部安排軍隊押送至戰(zhàn)場。 可是宋隱此次卻直接繞過兵部,不但由國企自己收購,竟然也不交給兵部,還要自己押送? 如果國企出面就能辦成這么大的事情,那么上回北平戰(zhàn)事,宋隱為什么不啟用國企? “先在報紙上刊登云南刁民造反一事,要盡可能多營造出,這是考驗百姓商人愛國情懷時候到了的氣氛。” “要讓百姓商人知道,此次他們是為國而戰(zhàn),雖然不是上戰(zhàn)場,但是后方的支持也是參戰(zhàn)的一種方式。” “如何渲染造勢,就不用本官教你們了吧?” 宋隱說完,看了一眼負責報刊的國企負責人。 那人當即點頭,“大人放心,這種事情我們早已經(jīng)輕車熟路,不會讓大人失望的。” “對了大人,收購糧食一事,是不是也需要大肆宣揚一下?” “從而燃起百姓熱情,使其更有蠱惑性。” 報刊負責人此話一出,卻見宋隱立刻搖頭。 “不用,只需要烘托出愛國情懷即可,再用阿茲那些刁民不識好歹來襯托氣氛。” 雖然在場的官員聽得似懂非懂,但只要是宋隱的安排,他們都會無條件服從。 歐陽強想了想,又提出了新的問題。 “大人,籌集糧食不是問題,問題是,如果有百姓自發(fā)地往戰(zhàn)場上送糧,實在是太危險了。” “如果真出現(xiàn)這種情況,那該如何是好?” 大明百姓現(xiàn)在對朝廷的凝聚力很高,熱血上涌,這種情況肯定會發(fā)生。 “不用擔心。” “讓南部州府,特別是靠近云南的州府,每個州府抽調(diào)出二萬匹馬及策馬高手過來,沿途策應。” “路上遇到送糧百姓,可以立刻拉上糧食返程。” “二萬匹馬?” 這么大的數(shù)量,讓眾人全愣住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