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善長信誓旦旦的道。 并不是所有的朝臣,都跟朱元璋有過出生入死,一同浴血奮戰的經歷。 所以,朱元璋對他們這些老兄弟,肯定是不同的。 否則,朱元璋就要被天下人唾棄,說他忘恩負義。 看到李善長如此有信心,這些勛爵也終于放下心來。 這也讓他們再次堅定要跟李善長一條心,只有這樣,他們才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 …… 戶部雷厲風行,很快就審核完辭官官員的資料,辦完手續的官員,沒有過多耽擱,立刻拖家帶口地開始返鄉。 同時,也因為他們移交了手中的權力,讓更多權力回歸朝廷,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淮西一派在軍隊中的分量。 對于朝廷集中兵權雖然影響力不大,也勝于無。 畢竟淮西武將把控軍隊二十多年,他們在軍中的影響力之大,集中兵權又豈是那么容易。 御書房。 朱元璋和朱標及六部尚書,還有內閣官員正在商議國事。 潭王自焚一事打亂了朝廷正常的公務,現在事情已經告一段落,自然要將重心轉移到國事中來。 于是朱元璋召開小型會議,聽取各部門負責人匯報。 工部尚書王雄率先開口,“皇上,臣按照宋大人部署,集生產、制作和銷售一條龍的紡織業,已經開始投入運營,從目前的效果來看,非常顯著。” “這也意味著大明可以自己生產和制作各種紡織品,不再依賴進口。” “從目前的運營來看,甚至還有余貨對外出口,大幅提升了我朝經濟。” 對于王雄的匯報,朱元璋很是滿意。 想不到在他即位期間,大明的紡織業都能自給自足了。 “很好,你們要平日里多觀察,多動腦筋,有什么好點子,就大膽創新。” “大明朝的各行各業,都要做到自給自足,絕對不依賴進口,讓大明受制于人。” “咱眼中的大明,是讓強國也要畏懼,讓更多國家有求于我們大明。” 朱元璋接連要求,在場的人都連連點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