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哼,天天說這個貪污,那個貪污,他們才是最大的貪官污吏。” “可不是嗎?竟然還質(zhì)疑宋大人是貪官,結(jié)果他們才是蛀蟲?!? “李善長就不是好東西,還如此歹毒,早就該殺了?!? 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罵不絕口的百姓,得知真相后,他們只恨自己不能親手在李善長身上剮上幾刀。 奸臣警示錄,更是讓整個大明子民,都看清了李善長等淮西勛爵的嘴臉。 家里有人當兵的,更是對淮西勛爵搶占將士軍功行為恨得直磨牙。 所以,并沒有人同情李善長他們,也沒有人質(zhì)疑李善長這些開國功臣受到不公平的待遇。 而是人人都在破口大罵,咒罵朝廷應(yīng)該早點把李善長他們千刀萬剮。 奸臣警示錄也讓朱元璋不但沒有背負罵名,甚至還獲得稱贊。 人人都夸朱元璋是明君,英明睿智,終于拔除了李善長這些毒瘤。 不但如此,百姓對朝廷向心力更強。 因為朝廷連開國功臣犯錯都毫不姑息,可見朝廷對于違法犯罪之徒,無論是什么身份,都嚴懲不貸。 這樣的朝廷讓百姓十分感動,也非常安心。 官員們得知李善長及其黨羽被押進天牢后,也松了口氣。 這么多年,淮西一派官員在軍隊和朝堂上橫行霸道,就是沒有爵位的淮西子弟,也狐假虎威的作威作福。 就連朝廷高官也同樣不放在眼里,說大小官員都得看他們眼色行事都不為過。 如果不是宋隱進了朝堂,朝堂里還不知道會如何烏煙瘴氣,被淮西一派官員操控。 現(xiàn)在,朝廷終于出手,就連李善長都毫不手軟的打入天牢。 這讓許多官員看到了出人頭地的希望,不再像以前必須按照淮西勛爵的意思行事。 翌日朝會。 今日朝堂上的氣氛儼然跟往日有很大的不同。 已經(jīng)到達金鑾殿的文武百官,一個個神色輕松,渾然一副撥得云開見月明的舒服。 再也不用擔心自己的建議會被李善長等人駁回,也不用擔心會因為他們不附議淮西一派的決定而遭到人身威脅。 這才是朝堂應(yīng)有的氣象! 當然,朝堂上還存有小部分淮西一派官員。 這些人就是藍玉這些比較年輕的武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