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文武百官頂多見過鐵匠鋪子里打造一些匕首小刀等冷兵器,根本想不到大明鑄造兵器的水平那么牛,連火炮都造得出來。 今日軍工廠一行,真是刷新了他們對大明制造業的認識。 只是朱標的疑惑又來了。 “宋師,既然兩個軍工廠已經滿足得了我朝武器裝備用量,為何還要建更多的軍工廠呢?” “那樣一來,豈不是造成資源浪費,畢竟打造一個軍工廠耗財又耗力。” 聽到朱標問的這個問題,宋隱搖搖頭。 “殿下忘了嗎?我是不是曾經說過,武器裝備出口,也是我大明經濟的來源之一。” “如此強悍的武器裝備,價格自然不能低了。” “這樣的話,我大明就是軍火商,販賣武器的收入是相當可觀的。” “不過殿下也不用擔心,能夠拿出來販賣的武器裝備,自然都是我大明淘汰不用的舊貨,最先進的武器裝備,當然是留給我大明軍隊自用。” “話又說回來,只有實力夠強,才會有多余的武器裝備對外出售,但凡實力不行的國家,都不敢做這種事情。” 誰都知道武器裝備是能否抵御強敵,能否防守的關鍵所在。 如果沒有那實力,武器自用都不夠,又怎么可能還有余量出售呢? 畢竟現在不是和平時代,是隨時都有可能爆發戰爭,以武力來說話的年代。 如果不是大明實力夠強,早就被蒙元打到滅國了。 原來如此! 宋隱如此解釋,朱標和朝臣這才明白過來。 宋隱這是連武器裝備都用來發展經濟。 如此精于算計的頭腦,實在是令人嘆為觀止。 事實上,對外出售武器,除了提升經濟以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妙處。 大明之外的國家和王朝,從大明買武器,他們就會疏于研究鑄造新式武器裝備。 他們會滿足于武器已經夠用的現狀。 殊不知,他們購買的武器裝備,永遠都是大明淘汰下來的。 那樣一來,在武器裝備上,就會比大明低幾個檔次。 而大明的武器裝備,永遠都能碾壓他們。 “你這腦袋瓜子,還真是精于謀劃。” “可是國外王朝擁有了大量武器,即使我大明的武器比他們精良,也不可能什么都能考慮的那么完美,甚至還有可能反過來對我大明造成威脅。” “就像當初的元朝,他們的武器裝備比咱這些起義軍精良吧?” “可是最終,他們還不是一樣被咱給滅國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