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三五成群竊竊私語,各種揣摩各方心思。 對于他們來說,只在乎對自己有利的事情,至于其他事情,基本上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所以,整個朝堂上,真正因為徐達病逝傷心難過的人,并不多。 當初李善長被斬首時,朝臣只覺得心頭松了一口氣,渾身輕松。 而徐達從來也沒有難為過他們,對于徐達的死,他們就更沒有感覺了。 隨著朱元璋和朱標進來后,文武百官連忙閉嘴,眼觀鼻,鼻朝地,眼珠不敢亂瞄。 文武百官跪拜行禮問候后,朱標緩緩開口,“現今我大明經濟欣欣向榮,但是諸位千萬不能驕傲自滿。” “幾日前,諸位都親自體驗過火車的奇跡,也知道了火車能給大明帶來怎樣的經濟效益。” “所以本宮決定,在少則五年,多則八年,大明必須建起第二列鐵軌火車。” “現在有很寬裕的準備時間,此事仍然由宋大人總負責,戶部、工部和國企相互配合。” 朝會才開始,朱標就宣布他的宏偉目標。 如果可以,朱標真想讓火車遍布大明所有州府。 文武百官聞言,自然不會反對。 他們見識過火車的便利,親身體會到火車快速移動的妙處。 再說了,朱標定下的時間最快也要在五年后才實施,他們更不可能為那么長遠的事情勞心費力。 反正這件事情,又沒有交給他們來負責,自然落得省心。 不過,也由此看得出來朝廷對宋隱的重視。 朱標越夸贊火車的好處,就越說明宋隱的功勞巨大。 雖然這些都讓文武百官心里不舒服,但是他們也沒有理由阻止朝廷嘉獎宋隱。 至于中立派官員,他們忠于皇權,宋隱所做的事情是有利于大明的,所以他們也沒有什么意見。 而太子黨那些人,就顯得特別仇視宋隱。 因為如此一來,宋隱又是一大功臣。 宋隱的地位已經高得不能再高了,太子黨當然無比頭疼。 宋隱的身份地位越高,他們的壓力就越大。 他們甚至已經考慮到,朱標登基后,宋隱在朝堂上的話語權,連朱標都不如。 皇權自然也就被宋隱給踐踏了。 正因為擔心此事,此時齊泰等太子黨都憂心忡忡。 尤其是朱標當著文武百官的面稱贊宋隱,可見朱標就和朱元璋一樣,非常寵信宋隱。 朱標話落,朱元璋也接連開口。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