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稍微松懈一會兒,又會給自己扣一個大帽子,說自己玩忽職守。 總之,在不滿自己的人眼里,永遠就沒有對的。 別看這些儒臣都是讀書人出身,看起來一臉書生氣,溫文爾雅,實際上卻內心骯臟。 這點,從李善長等這些儒學大家身上,就表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李善長和太子黨這些人比起來,卻又有極大區別。 李善長和劉伯溫等人,為了爭權奪利,為了維護自己派系在朝堂中的地位而算計他人。 但是李善長他們都才華出眾,對大明也作出了很多貢獻。 而齊泰和黃子澄這些太子黨,他們只會空談理想,只會說大話,連真才實干的本事都沒有。 在朱棣眼里,齊泰這些人都是只會耍嘴皮子的跳梁小丑罷了。 根本就是百無一用的書生。 但是這些跳梁小丑,卻又是實打實的小人,朱棣不得不防。 三人成虎,人言可畏! 如果任由齊泰他們挑撥離間,日子久了,朱元璋心態必定會有新的想法。 多大的信任,都架不住耳邊天天聽到嚼舌根的話。 這些讒言聽得多了,也就變成真的了。 姚廣孝看到朱棣神色變幻莫測,不由嘆了口氣。 別看朱棣在朱元璋,朱標和宋隱這些人面前,非常謙虛,恭敬。 可實際上,朱棣的性子非常驕傲,也非常有主見。 說白了,朱棣強硬的手段及心性只會容忍極少數人。 那些不可一世的儒生,如果敢屢次地挑釁,朱棣絕對不會放過他們。 一念至此,姚廣孝眸中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精光。 這時有下人進來傳報,“殿下,宋公公奉了皇上口諭,請殿下去進宮。” “轉告宋公公,本王更衣后就去。” 朱棣微微一震,旋即回復。 下人離開后,朱棣和姚廣孝對視一眼。 “大師,父皇宣本王進宮,應該不是什么大事吧?” 朱棣還是有些擔心。 朝會上,反對自己監國的大臣肯定不在少數。 就是不知道朱元璋會不會聽信讒言,對自己產生懷疑。 姚廣孝略加思忖,當即搖頭,“殿下不用擔心,最壞的結果也只是讒言而已,殿下并沒有任何不利于大明的舉動。” “所以殿下不要緊張,否則倒顯得殿下心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