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棣重重地嘆了口氣。 雖然姚廣孝的話,聽起來逆耳,但是也不得不承認,姚廣孝分析得非常到位。 即便他朱棣沒有想要篡位的心思,但是朝臣們都會因為他有做皇帝的實力,從而忌憚他。 此時,朱棣不由得想起了他的二哥朱樉。 朱樉還是皇子時,也同樣的文武雙全,才華出眾。 可是去了封地以后,不知怎么的,后來就越來越出格。 后來還惹發民憤,被朱元璋召回京,讓他修身養性,實際上卻是變相軟禁。 由此看來,姚廣孝分析得沒錯。 不過朱棣有些不快,“大師,本王告誡過你多次,不要隨意議論皇室的事情,特別是涉及父皇和我們兄弟們的事情就更不要妄議。” “你跟本王說說,本王聽過也就算了,不會跟你計較。” “但是大師切記,小心隔墻有耳。” “如果大師的話傳到父皇耳中,連我都保不了你。” 朱棣鄭重其事地再次告誡,但是姚廣孝顯得不以為意。 “殿下,人生在世是功是過,都是由世人來評論的。” “如果一個人他問心無愧,世人再如何議論都不會顛倒黑白。” “但若是為人處事有愧于心,有愧于天地,世人對你的指指點點,你也得接受。” “貧僧不過是就事論事,實話實說罷了。” “如果殿下只想聽好話,卻聽不得逆耳的忠言,那說明殿下心胸太過狹隘。” “行了!” 朱棣直接打斷了姚廣孝的話,“大師,我正在跟你談論宋師的事情,不是讓你對皇家的事情指指點點。” “言歸正傳,大師解釋一下,宋師為什么會突然間鋒芒畢露?” 姚廣孝看到朱棣有些著急了,這才耐心解釋。 “殿下,宋隱之所以性情大變,是因為審時度勢,改變策略。” “殿下覺得宋隱這段時間風頭過勁,假設殿下是朝中大臣,遇到一個以一人之力就相當于擁有了千軍萬馬的對手,殿下會怎么做?” 姚廣孝才說了兩句,又開始反問朱棣。 這也是他和朱棣的相處模式。 朱棣有問題想咨詢姚廣孝時,姚廣孝基本上不會直接把答案告訴朱棣。 往往以反問的方式讓朱棣去思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