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得知大明將士傷亡情況后,宋隱怪異地盯著黃石。 看到宋隱納悶的樣子,朱棣和黃石都一陣愕然。 這樣的傷亡情況在大明朝作戰史上,已經是極其逆天的一戰了。 可是宋隱竟然對這樣的傷亡情況不滿意。 此刻,宋隱眉頭都皺了起來,“燃燒彈和攔截網相互配合,還有手雷和弓箭手在一旁盯著。” “而且我方將士還穿戴盔甲,就連我方戰船都高大于那些倭寇船只。” “而且燃燒彈特制的火油就連海水都澆不滅,那些倭寇理應任由將士隨意砍殺才對。” “怎么還會傷了那么多人?” 黃石有些尷尬地解釋,“宋大人,倭寇太過兇殘,而且人數眾多,大戰一起,場面頗有些混亂。” “我方傷亡的士兵,就是被流箭射中,傷亡于箭矢下。” “這樣啊!” 宋隱輕輕嘆了口氣,“原以為盔甲足夠堅固,再搭配燃燒彈和攔截網,應該不會出現傷亡。” “想不到還是有意外。” 朱棣明白了宋隱驚訝的緣由,頓時笑了,“宋師不必傷感,這等傷亡數目,可以說是極其逆天了。” 朱棣經歷過大小戰事數不勝數,在戰場上廝殺時死亡人數成千上萬人都不足為奇。 這次黃石他們遭遇一千多人為倭寇圍堵,僅有這點傷亡,朱棣已經相當滿意了。 宋隱冷哼一聲,“說來說去還是咱大明將士不夠敏捷,在兩軍作戰上不夠靈活及防御。” 黃石當場愣住了,好一會兒才明白宋隱所指,連忙對宋隱拱手,“宋大人教訓的是,末將回去后,一定嚴格抓緊將士們的訓練及作戰應對防御策略。” 宋隱點了點頭,隨即詢問黃石,“俘虜的倭寇有沒有審問出什么有價值的消息?” “回宋大人,這些倭寇原本是想前往朝鮮掠奪,但是在海上遇到了從朝鮮逃竄回來的倭寇,得知朝鮮那邊大明軍隊非常厲害,這才轉移目標,在海上尋找可以讓他們掠奪的船只。” “上一次被我方剿滅的那些倭寇,也是他們的人。” “得知他們的人損傷慘重后,這次也是傾巢而出,準備報復我們。” “這么說來,渤海上的倭寇隱患算是解決了嗎?” 宋隱皺著眉頭,若有所思。 “宋大人,末將派了人對這些俘虜的倭寇分批審訊,得出的口供相差無幾,想來正如宋大人判斷的那樣,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倭寇在渤海范圍內作亂了。” 聽到黃石稟報,朱棣面露喜色。 “如此甚好,也能消停一陣子了。” “但愿如此吧!” 宋隱眉頭并未舒展,仿佛在思考什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