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對于這些駐守在朝鮮的文臣,不像武將那樣被訓斥,而是相反。 人到齊后,朱棣對文臣那是直接就開口賞賜。 文臣按照級別,分別賞賜兩百兩、一百五十兩以及一百兩不等。 然后有特殊貢獻的文臣,又額外再進行賞賜。 特別是想到給朝鮮人發放大明書籍的書吏謝金玉,又額外獲得了兩百兩銀子賞賜,引得同級別的書吏一個個都瞪大眼珠,露出羨慕目光。 整個文臣體系,都受到極大鼓舞,熱情高漲。 至于李澤康和黃石等這些武將,只有羨慕的份,同時心里也有些落差和些許苦澀。 但是他們也知道,對付倭寇入侵那樁事情,怨不得宋隱手段狠辣,更怪不上朱棣訓斥他們,畢竟身為武將,而且幾人還是朱棣麾下得力干將。 卻坐視倭寇上門挑釁卻也只是被動還擊,這點確實說不過去。 只是他們遠離大明親人,遠涉重洋,辛辛苦苦駐守在朝鮮,結果還沒有賞賜,反而被訓斥了一頓。 還被朱棣責令天未亮就要起來操練。 頓時這些武將心里還是有了怨言。 只是有怨氣卻不敢沖著朱棣和宋隱撒,而是發泄撒向了兵卒。 于是,翌日雞鳴聲還沒有響起,所有大明軍營里,就爆發出陣陣操練的吶喊聲。 動靜之大,那些朝鮮勛爵當即就被聲勢浩大的演練聲驚醒。 當得知是大明軍人在操練時,更是嚇得大驚失色,滿臉煞白。 一瞬間,幾乎每個朝鮮勛爵都想到那些被滿門抄斬,血肉橫飛時場面。 頓時一個個勛爵都惶惶不可終日,猜測燕王這是要拿他們哪個勛爵不滿,要對他們動手。 翌日,朱棣在王宮里接見朝鮮勛爵及有頭有腦朝鮮各大家族老,富豪紳士等官員。 整個接見過程朱棣態度都非常溫和,并沒有要向誰發難。 而且朱棣還賞賜了他們許多大明寶物,令他們受寵若驚。 接下來幾日,朱棣有意帶上朱高熾和宋隱,去了延安郡。 在朝鮮賠償給大明三處城池,就數延安郡朱棣和宋隱去的最少。 只要朱棣和宋隱來朝鮮,肯定是住在開京,而江華港又是大明和朝鮮往來船只必經港口。 反倒是延安郡少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