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謝強是福州府首富。 說起謝強的發跡,眾人都無比羨慕。 特別是福州府本地人,原本就認識謝強的那些本地商賈,更是羨慕里還夾雜著嫉妒。 想當年謝強不過就是一個流動商販,短短幾年間,居然一躍成為福州府首富。 知情的人都知道,謝強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成就,就是因為他的投資方向一直都跟著宋隱走。 只要是宋隱的決策,謝強都毫不猶豫地跟著走。 甚至宋隱有許多決策,看起來就像這個洋樓冠名贊助一樣,聽起來就毫無收益,毫無好處。 但是謝強也照樣跟進。 而且事實證明,謝強就沒有一次踏空。 所以這次許多商賈都不約而同地想聽聽謝強對于這件事情是什么樣的看法? 看到自己成為眾人矚目的目標,謝強微微一笑,“投資這種事情,智者見智,仁者見仁,而且花的是個人腰包里的錢,所以還是需要個人自己拿主意。” 眾人點了點頭,謝強這話沒錯,省的到時虧了錢賴別人。 “那謝老板,你是怎么看待這件事的呢?” 還是有人不死心,想聽聽謝強的高見。 “投資都是有風險的,不過這件事情我是這么想的。” “一萬兩寶鈔說多不多,說少不少,對于一些不差錢的老板來說,當成是做善事,替自己積德也是一件美事。” “畢竟燕王殿下籌集資金要修建的樓房,是為了救濟災民。” “至于說到村落較遠,廣告效益不佳的問題,我是這么想的。”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流動到各州府去工作,但是逢年過節,他們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家鄉。” “所以說廣告效益還是有一點的。” 謝強說到這點,許多商賈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況且每棟樓還有十間商鋪是自己的私產,即便當地較為偏僻,不利于做生意,但是這些商鋪可以當做倉庫。” “畢竟咱們做生意的幾乎都是走南闖北,經常到各地去收購具有當地特色的物品,到別的州府去售賣各種物品。” “所以在各地有自己的倉庫,這是必須的。” “還有一點,那就是大明朝發展飛速,今日的偏僻鄉村,誰敢說若干年后不是繁華都市呢?” “以上僅是我的一點想法,不敢讓諸位都認同,不過我已經決定了,要捐兩棟樓。” 謝強最后這句話,現場詭異地沉默無聲。 人人都被他的決定驚呆了。 仿佛從他的決定里嗅到了發財的味道,也有人覺得他這是在鋌而走險,跟錢過不去。 謝強說完,沖著眾人笑了笑,然后離開。 他才走出商會大門,就立刻吩咐自己隨從,“即刻去北平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