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這些士紳既捐助了物資,同時又無比心疼的情形,在別地贊助建材物資的商戶那邊也同樣上演。 不過他們的心思跟王員外幾乎一樣,心里雖然心疼,但是仍然咬牙挺著。 他們不但沒有表現出心疼的樣子,甚至還滿心歡喜地幫忙搬運材料,一副心甘情愿的架勢。 不過這些額外得來的建筑材料,宋隱并沒有用在建樓房,那一棟棟樓房都已經被商人認捐,不需要替他們錦上添花。 但是有免費的建筑材料不用白不用,宋隱指揮建筑隊,用這些材料鋪墊馬路,改變了以往一下雨,村落里的地面就泥濘不堪的局面。 這次蓋樓,宋隱利用他的資源,把工程交給了國企。 有了建筑狂魔的國企助力,很快一棟棟洋樓拔地而起。 當一眾百姓走進明亮整潔的房屋內,頓時眼眶都紅了。 這些房屋日后就是他們賴以遮風擋雨的家,刮風下雪,狂風暴雨都再也吹不倒他們。 更不用擔心害怕會在哪個雨夜,突然被倒塌的房屋壓扁。 畢竟洋樓建造的時間不是短期內可以完成,所以那些房屋受災的百姓們都到鄰居家相互借助。 一時間也讓鄰里關系更加親密,他們用一些建筑邊角料搭建起簡易的房屋,暫時居住。 好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基本上沒有再遇到那種狂風暴雨的災害性天氣,倒也能對付使用。 自從梅縣的這個王員外開了一個內卷的好頭,其他鄉鎮的土豪士紳,生怕自己落入口舌,被鄉里鄉親戳脊梁骨。 他們也不得不跟著王員外的樣子內卷起來。 剎那間,幾乎每個鄉鎮做建材生意的土豪士紳都提出,自己也要添磚加瓦,贊助建筑材料。 如此一來,基本上每個村落都做到了路路通,從村里到國道上的道路,基本上都修建了水泥道路。 兩百多座洋樓,分布在北平府各個落后的村落里,跟村里面村民暫時居住的茅草房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隨著時間的推移,洋樓的規模越來越養眼,整個框架已經起來,看起來就高大上。 得知這些偏遠的村落受災以后,日子不但沒有過得更苦,甚至很快就能住上洋樓。 許多城鎮上的百姓眼紅得不要不要的。 他們雖然沒有在這場暴雨中受災,家里不但有純糧,還有富余的錢財。 他們蓋不起洋樓,但是把自家的平頂房翻蓋一下,建個二層樓也還是有這個實力的。 頓時,許多人的心思都活絡起來。 “我說老太婆,咱家也蓋上個兩層房,多出一層也好給大郎說媳婦時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