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們只不過貢獻出一些賣不出去的青磚紅瓦,這才三個月不到,就已經回本了。 現在這幾千號軍戶家屬又開始大采購。 而且這些軍戶還只是第一波,如果軍隊里的將士也都翻蓋自家的瓦房,那這波錢賺下來,簡直不敢想。 心里盤算著,王碧等員外都欣喜若狂。 根本沒料到原來賺錢這么容易。 一些精明的建筑材料生產商已經開始擴產。 青磚紅瓦大賣,也就意味著水泥,鋼筋等建筑材料也會成為搶手貨。 水泥的生產工藝還是由燕王府管控,民間商人只有購買權,沒有生產權。 看到自己麾下那么多將士,都有翻蓋祖屋的愿望,朱棣直接命令水泥作坊也擴大生產力。 “燕王殿下,水泥作坊人手需要翻倍增加,而且同時配套的口罩,手套也需要增加。” “這么一來,生產口罩,手套的百姓就能賺了一筆錢。” “在水泥作坊里,勞作的百姓也同樣賺錢。” “燕王府通過出售水泥,也能大賺一筆。” “燕王府有錢了,賞賜給將士們的錢財就更多,就會有更多的將士們翻蓋或者是新蓋房屋。” “如此循環,就完成了一個經濟周期的循環。” “燕王殿下,世子殿下,這也叫經濟循環。” 這日,宋隱通過這件事情,跟朱棣和朱高熾講了有關經濟循環的理論。 朱棣和朱高熾父子倆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么新穎的經濟理論知識,兩人都關注地思考,大腦飛速運轉。 過了一會兒,朱高熾還在迷惑時,朱棣已經豁然開朗。 “宋師,這么說來,讓錢財在燕王府和百姓和商人手中轉一圈,就能創造出更多的東西來。” “最后達成了燕王府和百姓都有錢的雙贏。” “沒錯,正是如此。” 宋隱點了點頭,“而且這是經濟的良性循環。” “但是在整個循環中,只要有一方以次充好,出現違約情況,那么,這個良性循環就會出問題。” 朱棣若有所思地微微頷首,“宋師放心,無論是任何人膽敢破壞經濟循環,本王定當嚴懲。” 朱棣一臉嚴肅。 突然,朱棣想到了什么,好奇的看著宋隱,“那么宋師,那些生產青磚紅瓦等建筑材料的士紳們,跟燕王府又是一種怎樣的聯系?” “他們也是商人的一種,卻又比商人更加善于算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