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為了自謀出路,你去打朝鮮打倭國。” “但朝堂不能一直咄咄逼你。” “即便跟朝鮮通商,每年也上交五百萬兩銀子。” “如今,皇太孫禁止南方商賈跟燕王府合作,還要讓北平府士紳們背叛你,你也忍了。” “你只是想收回在南方的白糖工坊,為何朝堂還要對你步步緊逼?” …… 朱棣點頭,“宋師說得沒錯,咱要向父皇喊屈,父皇是不是準備削了燕王府?接著再削掉別的藩王?” 宋隱再次出聲,“你只需抱屈就行,不要惹怒皇上。” “咱明白!” 朱棣當即直奔案桌而去。 一盞茶后。 寫好的奏折直奔京城而去。 第二次,朱元璋就看到了朱棣的奏折。“父皇,咱太憋屈了!” “咱聽從父皇旨意,鎮守邊疆以來,一直兢兢業業治理封地,阻擋北元賊子入侵……” “現在,終有小成!” “封地內百姓安居樂業,住上新房并存有余糧……” “兒臣自問對得起百姓,對得起肩上重任。” “打從皇兄去后,兒臣至今仍然哀痛……” “父皇立皇兄嫡子為皇太孫,兒臣遵從父皇心意。” “兒臣也打下朝鮮和倭國,給自家兒子當藩國。” “未曾想,朱允炆不但軟弱無能,還偏聽偏信,為了制衡兒臣,科舉舞弊,不準南方商賈跟北平府合作,甚至還威脅北平府士紳們。” “手段如此卑鄙,豈能挑起大明重擔!” “但這是父皇決定,兒臣僅是宣泄一下。” “但兒臣對大明忠心,天地可鑒,即便跟朝鮮通商,也給朝廷上貢五百萬兩銀子。” …… 朱元璋一口氣讀完,沉默了許久。 一旁的朱允炆有些惴惴不安。 “你自己看吧!” 朱元璋把奏折甩給朱允炆。 “多謝皇爺爺。” 朱允炆迫不及待拿起奏折看了起來。 暗影中,陳東下意識看向朱允炆。 “皇爺爺,孫兒冤啊!” 朱允炆看完奏折后,一臉委屈。 朱元璋當即問他,“老四說的那些都是實情嗎?” 朱允炆一怔,沒有開口。 朱元璋深深吸了口氣,“宣召的傳令官回來了嗎?” 陳東連忙稟報,“回稟皇上,沒有回來,” 朱元璋冷哼,“如此耽擱,該斬!” “是,皇上。” 陳東應下。 朱元璋看著朱允炆,“白糖關乎幾大州府上千萬百姓生計,不得已委屈老四了。” “既然老四沒意見,便趕緊派人把白糖匠人接回原籍。”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