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高熾得到宋隱指導,讓海商船隊從海外運購糧后,隨后又跟宋隱聊了兀良哈三衛城池的事情后才告辭。 回宮后,朱高熾把宋隱的計策稟報給朱棣。 聽完,朱棣直接吩咐亦失哈,“讓戶部尚書和左右侍郎過來。” “是,皇上!” 亦失哈快速離開。 朱棣無比感慨,“有些事情,宋隱永遠都比所有人想得要長遠。” “是啊!” 朱高熾認可地點頭。 很快,戶部尚書吳晨風、左侍郎陳紅、右侍郎周英快速進來。 一番見禮后,吳晨風和陳紅、周英一臉困惑地看著朱棣。 “咱聽說很多士紳和商賈見出海貿易賺錢,加上今年干旱,田地歉收,所以很多人都出海。” “為了避免大明糧食被他們帶出去,咱決定……” 朱棣把宋隱那一套說了一遍。 吳承風和陳紅、周英三人,心頭先是一喜,隨即又滿臉凝重。 接住變成詫異、狂喜、敬佩! “皇上英明!” “皇上此計實在是高瞻遠矚!” 聞言,朱棣動了動嘴皮,隨即微微頷首,默認了這事的功勞。 朱高熾看了眼皮抽了抽。 “你們覺得此計可行嗎?” 吳晨風連忙點頭,“回皇上,此計甚妙,微臣聽聞,海外許多地方非常適合種糧食。” “不過那些蠻夷種植技術太差,就隨意將稻種撒在田間,任其自生自滅。” “即便如此,收獲的糧食也足夠他們飽腹。” “如果大明商賈購買他們的糧食,肯定能刺激他們瘋狂種糧。” “那么,今年大明甚至明年都不會鬧饑荒。” 周英和陳紅兩人動了動嘴皮,沒有多說什么。 現在無論如何那些士紳,都瘋狂想出海貿易。 這個政策他們應該不會反對。 朱棣滿意地點頭,“那么你們回去把這個政策細化并完善,盡快落實。” “微臣遵旨!” 吳晨風和周英、鄧紅三人連忙應下,然后拱手告退。 大明存糧充裕,即便秋收收成不好,入冬前百姓也不會缺糧。 出現饑荒時,怎么都是冬季末或明年春夏。 這個政策盡快實施,入冬前應該有商賈能從海外運回幾千甚至上萬石糧食。 數量不算多,但如果士紳和商賈沒有將糧食售往海外,那也差不多了。 至少關鍵時刻,十多萬百姓能活命。 不到三日,戶部就把這一個優惠政策上報內閣。 第(1/3)頁